孔子授徒曾参·吴泽浩绘
这里所谓的“拜师”,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游学求知的拜师,而是专指为求得一门专业技能或者说技术的拜师。在我国古代社会,拜师非常流行,几乎涵括了各个行业,固有“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之说。要想在某一行业出人头地,学有所成,拜师学艺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环,除非某人成长于祖传的行业。
技艺传承的初始,的确是以父辈代代相传而延续的。在手工业出现之初,就是以家庭作坊而为,制骨、制陶、制玉、纺织乃至冶炼铸造皆为父传子、子传孙的形式呈现。当然,各类专业技艺的工匠和手工业作坊都被官方所掌控,他们皆为统治者的需要服务。所以在商周时期,“同业相聚”“父子相承”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不过,也有游离于官方掌控之外的,如《韩非子﹒说林上》就记载了一个手工业家庭谋生的故事: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鲁人对曰:“夫不用之国,可引而用之,其用益广,奈何穷也?”
史载,周初大分封时,把“殷民六族”,即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遣于鲁国;又把“殷民七族”,即陶氏、施氏、繁氏、錡氏、樊氏、终葵氏、饥氏遣于卫国。有专家解读,其中索氏为制绳的工师家族,长勺氏与尾勺氏为制造酒器的工师家族(一说冶炼),陶氏为制陶的工师家族,施氏为制旗的工师家族,繁氏为制造马缨的工师家族,錡氏为制造锉刀或釜子的工师家族,樊氏为编造篱笆的工师家族,终葵氏为制作利器椎的工师家族。《逸周书﹒程典》载:“工不族居,不足以给官”,这也就是说,工匠们如果不以家族的形式居住在一起,怎能满足于官府的供给。这里,足以看出行业工艺的传承,是以家族为单位的形式存在的。彼时,他们所掌握的特殊技艺往往秘而不宣,不单是为了守住养家糊口的本领,也是守护自己几代人研制所付出的心血。用现代话讲,就是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可惜的是,一旦工师家族遭遇不测,其工艺就会永久性失传,这样的事例在我国历史上屡见不鲜。
此时期拜师学艺,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即便有,推测也仅为官办作坊的帮工者,在工师的指导下学一些简单的工艺,或掌握了一定的制造工艺,但难以归纳到现代意义的拜师范畴。
《左传﹒成公二年》载:“楚侵入阳桥,孟孙请往贿之以执斫(木工)、执针(缝纫的女工)、织纫(织布帛工),皆百人,公衡为质,以请盟。楚人许平。”这里的“执斫、执针、织纫”,虽然他们是有手工专长之人,除“执斫”复杂多变有难度外,“执针”“织纫”机械重复,难说是拜师所得,其手艺应为无心之学,心灵手巧便可。东汉王充的《衡论》就鲜明指出:“齐郡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襄邑俗织锦,恒妇无不巧,日见而手狎也。”所以鲜有史料记载学习工艺的拜师礼仪流程。
即便是“执斫”鼻祖鲁班,据近代的上海炼石斋古书《绘图鲁班真经》记载,也仅是“出山受业鲍老辈,不规而圆,不矩而方,具乾坤自然之法,有人官两象之能。天授神巧,而能缘物尽制、缘制尽神”。
但有些技能需要的是天赋,是不能靠子子相传的,比如军事谋略、音乐、绘画等。此类才具有了谋生、进取、奋斗等与现代意义上相同的拜师。其中的代表人物众多,军事谋略方面非鬼谷子莫属,音乐方面以伯牙为最,绘画方面吴道子卓然超群。他们皆独步当世。
据传,鬼谷子师从老子,拜师的仪程我们无从考证,但在《关令尹喜内传》中,可见尹喜拜老子为师的记载:“设弟子之礼”。一个“设”字便具有了拜师的意韵,不再是简单的躬身行揖礼,这可从出土于山东省嘉祥县武氏祠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中看到“弟子之礼”的原形。此图中孔子双手捧着一只雁,此雁既是见面礼也是拜师礼,虽然它是汉代人的画作、汉时的拜师礼仪,但历史传承的惯性是不可忽视的。那么,鬼谷子师老子所行之礼大概也就如此吧!
伯牙是春秋时期著名乐师,史传他师从成连。汉唐以来,伯牙学琴的故事广为流传,但有关其拜师的礼仪不见记载。
由此,我们可得出一个结论,汉代以前学艺拜师的礼仪,与游学求知的拜师礼仪大致相同,即带上礼物来到老师面前,得到认可后,或行揖礼或行跪拜礼。没有后世繁琐仪式,简单明了,但师父考验徒弟的人品德行是至关重要的一关。
《史记﹒留侯世家》有一篇记载张良拜师的故事很具有代表性,广为流传,深为后人称道。载曰:
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 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这是一个师父考验徒弟人品、耐心的故事,对后世的师父招收徒弟影响很大。后世貌似逐渐形成了一种行规,即无德者即便是智勇俱全、相貌英俊,也难以拜名家为师。由此可见,“拜师”不单是一种师父与徒弟之间的双向选择,还是人品的一种大考验与检阅,很具有传奇性。于是,各类名人拜师的民间口传故事纷纷出炉,但多是无法考证的历史传说,且大都加载了考验徒弟意志、德性的内容,却没有拜师仪程。
如唐代画师吴道子的拜师故事,史传他师从于“柏林寺”结缘的一位老和尚。虽然此说得到大家的认可,但唐·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仅载:“吴道子,少孤贫,天授之性,年未弱冠,穷丹青之妙。”这里吴道子好似没有拜师,画技是来自“天授之性”,由此可见在唐代正史对于拜师学艺一事是相当轻视的,并不被官方所重。故而,吴道子拜师过程的史实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
有唐一代,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已经越来越细化、职业化。据宋代周辉的《清波杂录》记载,在唐代就有了“三十六行”的社会分工,即:肉肆行、鲜鱼行、海味行、米行、酱料行、花果行、宫粉行、酒行、茶行、汤店行、药肆行、柴行、棺木行、丝绸行、成衣行、顾绣行、针线行、皮革行、扎作行、故旧行、仵作行、网罟行、鼓乐行、杂耍行、彩舆行、珠宝行、玉石行、文房行、纸行、用具行、竹木行、铁器行、陶土行、花纱行、驿传行、巫行。随着历史的发展,以后民间又相继出现了二十四匠的说法,即金匠、银匠、铜匠、铁匠、锡匠、石匠、木匠、画儿匠、雕塑匠、皮匠、泥瓦匠、绣匠、竹篾匠、织匠、箍匠、烧窑匠、吹鼓匠、锣鼓匠、油漆匠、棕匠、扎纸匠、弹棉匠、印匠、染布匠等专业。
由于他们是自由择业者,民间属性很强,技艺的传承只是在民间各行各业之间“悄然”进行。其拜师的仪程,难以进入官方的法眼,也往往被仕途文人所忽视。所以,各行各业的拜师仪程就没有文献明确的记载。我们只能通过走访各个至今流行拜师的行业,来了解其拜师礼仪。
当今,在民间无论是建筑行、武术界、餐饮业、演艺圈,拜师的礼仪大同小异,许多地方、各个行业基本上保留了祖传的拜师仪程。经梳理,旧时拜师仪程框架大致如下:
一、 拜师前的准备
一般情况下,拜师学艺是一个人成熟后步入社会的标志,大多数是在父母的参与下选择进入某一行当。首先,要选一位心怡的师父,无论事先是否与师父相识,都要找一位与准师父关系较近的介绍人做阶媒,此人旧时各地叫法不同,或“相宾”或“媒人”。然后,通过媒人与准师父沟通。经同意,准备拜师礼(随家境状况可丰可简),查黄历择吉日下拜师帖举行拜师礼。拜师帖的内容大致为本人的生辰八字,祖籍,上三代姓氏名谁及为徒誓言等。
二、拜师仪程
吉日到,为徒者衣冠整洁地携带礼品与拜师帖,在预先商定的时辰来到师父的家中。
为师者事先在堂屋(或院内南向)陈设好祖师爷的画像或牌位,准备好宴席,叫来在世能来的、辈分最高的师爷、师叔、师兄弟们及媒人以作鉴证(此时要穿传统行业服装),行话叫做“三门六证”。吉时已到,由“司仪”主持,焚香于祖师爷画像(牌位)前,师父师娘坐于中(男左女右),师爷师叔及师兄弟依次排列于后,以东为上首。皆面南。为徒者恭立于西南一侧(一次收徒多人,按年龄大小排列)。
就序落定后,司仪宣布拜师仪式开始。
第一项,为师者向本行祖师爷献三炷香,行三叩三拜礼(亦有一拜三叩,有民国手抄本记:拜,伏兴,伏兴,伏兴)。行礼时要庄重肃穆,以此告诫徒弟懂得尊重。
第二项,介绍本行业的传承序列、门派及来宾的辈分、名号(此时徒弟跪拜行一叩礼,最尊者可点头示意,其他向前一步行揖礼)。
第三项,为徒者向师父递交拜师帖(多人按年龄依次进行)。师父、师娘端庄正坐,为徒者先向师娘行三叩三拜礼(或一拜三叩),然后向师父递上拜师帖,再行拜礼、敬茶礼(单膝跪地,双手捧杯举过头顶)。师父接帖、饮茶后,预示师徒关系正式确立。
第四项,师父回赠徒弟信物(信物多以本行业代表性工具),并有交代、叮咛、鼓励之类的话语。
第五项,由师父引领,先向祖师爷行三叩三拜礼,然后依次向师爷、师叔及自己的师兄弟行跪拜礼(师爷、师叔、师兄弟们不回礼)。
第六项,尊者宣布门规戒律,赐徒弟名号辈分,随机写入谱牒。
仪式结束,入席。
这是名门大户的拜师仪程,很有仪式感,至于乡野辟地的无名小户,其拜师仪程则较为简单,但拜师礼品、跪拜、敬茶敬酒之类是必不可少的。无论那种拜师,一但师徒关系确立,生活中“师娘”便成为了一个重要角色。这可能与谚语所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有关吧。
旧时,拜师后为徒者要尽心尽力服务于师父全家,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一情况下,学徒期为三年左右(武林、梨园弟子要时间长一些),期间,不给工钱,只管吃喝。起初学艺生活的主旋律,是洗衣做饭打理家务,甚至包括一大早的倒尿盆,其后才渐渐接触到所学行当的皮毛。据说,这是为了磨练徒弟的意志,观察徒弟的人品,好似也有一定的道理。
出师后,一生都要对师父一家保持着礼尚往来,其精心度要先于父母。每逢年节、寿辰乃至婚丧嫁娶,都要积极参与其中,不是亲生胜是亲生。
作者:孟继新 李金鹏 鲁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