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生活 / 正文

校本教材(校本教材封面设计图片)

时间:2022-05-06 04:30:04 浏览:52次 作者:微文心语 【我要投诉/侵权/举报 删除信息】

随着三级课程管理的推进,校本课程开发成为学校课程管理权实现的一个重要标志,各中小学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基于学生发展需要,开发了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相伴而生的是学校研发的材质精良、装帧精美的“校本教材”。这些校本教材通常是没有书号的非正式出版物,也就是没有经过严格的教材审核,在学校或区域小范围内部使用的资料。不过,从其外观的考究程度来看,其用功程度不亚于正式出版的教材。

在实践中,学校为什么会对编写校本教材如此执着呢?是否是学校的课程研发者对课程与教材的关系没有弄清楚,认为课程研发就意味着一定要研发教材呢?随着对现状了解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些课程研发者一定要通过研发精致的教材体现课程研发的结果呢?原因就在于,许多学校领导和教师都认为,开发课程没有教材的支撑似乎总是缺少些什么。

是不是校本课程都需要通过校本教材来体现呢?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教材及其编写有一定的认知。

教材是课程的具体表现,要体现课程目标、符合课程性质、承载课程任务,其编写要具有准确性、系统性和规范性。从这个角度来看,编写教材是一项比较繁复且周期较长的工作,同时对教材编写人员也有较高的要求。

从通常意义上看,一般是相对成熟的课程才需要进行教材编写,这样的课程内容相对稳定,不需要经常性和大规模的修订,可以具有较长的使用周期。

校本课程为什么不适宜编写教材呢?这也需要从校本课程自身的特点谈起。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及学生实际需要而研发的课程,在内容安排上具有灵活性,在课程设置上具有选择性。相较于国家课程的稳定性,可变性则是校本课程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讲,针对校本课程而进行的教材研发并不是必需的。

校本教材(校本教材封面设计图片)

从现有的校本教材形式来看,当前学校编写校本课程教材的方式基本是从知识角度来建构,这与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教材的编写并无差别,并不能通过校本教材来体现校本课程对学生思考问题、能力发展、活动体验的指引,而且许多教材内容通常是对网络或其他文本内容的摘抄,这些内容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也还是存疑的。既然如此,这样的校本课程教材装帧再精美,又有什么价值呢?

校本教材的编写者通常是课程的研发者,他们绝大多数是一线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这里我并不想否认教师编写教材的专业能力,仅从其工作角度来看,日常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教师很难全情投入到教材的编写之中,这就使学校编写校本教材的质量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如果不研发校本课程教材,学校怎样指导或者说教师依托什么进行教学呢?这又涉及学校教学管理规范的问题。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很容易,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来编写课程讲义或课程方案。以课程讲义的形式来代替课程教材在高校是很常见的,许多新兴的专业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师就会以讲义作为讲课或学生学习的参考。对于那些并非学校新编的课程,我们还可以引进和改造已有教材,使其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

当然,上述观点仅仅是针对当下学校每每研发一门校本课程就要进行相应的教材编写和印制的现状而言,这并不意味着校本课程不可以有与之相匹配的教材,如果学校研发的课程内容相对稳定,这门课程也是在学校长期存在,课程相对成熟,学校能将其编写成教材作为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的依据,同时也为其他学校和学生学习相关内容提供参考,也是非常不错的。校本课程一旦有了教材这种规范的文本承载,就能使其更具传播力,也可以使优质课程惠及更多学生。不过,我们希望这样的校本教材应该更多地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呈现。

(作者系北京教科院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教师报》2019年07月17日第7版

校本教材(校本教材封面设计图片)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因此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5304928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