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生活 / 正文

服务业有哪些(服务业有哪些类型)

时间:2022-05-06 04:44:04 浏览:51次 作者:读行人生 【我要投诉/侵权/举报 删除信息】

作者:蔡洁 (现代服务业智库研究员、南京财经大学副教授);张为付(现代服务业智库首席专家、南京财经大学教授)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多,就业人数在全部劳动就业人员中占比大,其受疫情的影响不容忽视。对此,政府、企业和市场要携手积极应对,共渡难关。

服务业发展特性决定了其对疫情的敏感性

服务业有哪些(服务业有哪些类型)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和信息系统局(SISD)的国际服务贸易分类表,国际服务贸易分为11大类142个服务项目,包括商业、教育、销售、金融、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运输服务等。这些行业的特征决定其更易受到疫情的影响。

一是聚集性特征。比如商场、餐厅、电影院、教育培训机构,都是人员高度聚集地。不论是身体接触的概率还是面对面交流的机率都会大大增加。而引发新一轮疫情的德尔塔病毒属新冠病毒的变异株,传染性更强,可通过空气传播,因此人员聚集是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是流动性特征。服务业从业人员和被服务对象流动性大,会加速病毒的传播。比如江苏省南京市的早期感染病例出现在机舱保洁人员中,先在机舱保洁人员中快速传播,后通过人员流动的方式造成疫情进一步扩散。

三是接触性特征。服务业带有接触性,包括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比如共同娱乐、共同就餐、共同托管、送餐等。广州疾控中心发现,感染者之间有明确的传播链条,病毒可以通过吃一顿饭这样的接触方式传播。

四是个性化特征。服务业以人为服务对象,要满足人的需求,因此需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而这种个性化服务需要增加人员之间的联系和接触,进一步增加了病毒的传播渠道,加快了传染速度。

疫情防控与服务业

为了防控疫情,各省市的疫情防控中心出台了多项措施,总体看来可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非聚集的分散化。减少人员聚集,将人流分散,是切断病毒传播的有效途径。多地出台的疫情防控政策包括:非必要不开展线下节庆和大型会议、联欢、体育比赛等活动;暂停KTV、电影院、健身房、室内游泳馆、酒吧、洗浴场所、麻将馆、棋牌室等密闭场所营业,暂停培训机构(含托管)线下服务。这些政策都旨在减少和分散人员的聚集。

第二,少流动的封闭化。为减少人员流动,疫情防控要求封闭隔离,高风险和中风险地区与其他非风险地区的隔离。比如,南京要求“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离宁”“中高风险地区、封闭区域内的人员足不出户,封控地区人员只进不出”。

第三,不接触的个体化。所有人都要佩戴口罩,减少个体接触。健康码按照红、黄、绿(分别对应高、中、低风险级别),对人群进行分类管理以减少个体接触,“健康码”呈黄码和红码的人员与绿码人员隔离开。“红码”人员必须接受集中隔离观察,“黄码”人员居家隔离,而“绿码”人员居家健康监测。

第四,标准式非个体化。疫情防控的要求对所有机构和个人一视同仁,每个人都要遵守和配合,不能搞特殊化,这是保障工作顺利推进的起码规则。对不服从管理或违反规定,瞒报、谎报、迟报疫情,或者阻碍防控工作,导致疫情传播或造成不良后果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上述举措有效阻断了疫情传播,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服务业的运行、发展造成影响。

疫情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服务业的分类没有明确的定论,按照商务部的主要分类方法之一,现代服务业一般可划分为生活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营销服务业三大类。以下从这三大类来分析疫情对服务业的冲击。

首先,疫情重创了生活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包括家庭用品修理业、饮食业、美容及美发业、客运业、浴池业、殡葬业、医疗卫生业、旅游及饭店业、文体娱乐业、家庭服务业,等等。疫情导致餐饮业萧条,大批餐饮门店无法开张,行业遭遇一波大洗牌,有一部分倒闭,同时导致一部分从业人员退出,还有一部分餐饮业通过外卖等方式减少损失。旅游产业链服务链条很长,包含了在出游过程中的吃、喝、住、游玩等消费全链,对消费拉动巨大。旅游业受到航班取消、客运受阻、景区关闭、大型文娱活动取消、人员流动管控等因素的影响,销售额大减,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也急剧下滑。娱乐业中,电影院、歌舞娱乐场所(KTV)、上网服务场所、游艺娱乐场所等被要求关闭,失去了收入来源。医疗卫生业虽然增加了网上问诊医疗服务的供给,但医院门诊就诊人数大幅下降,行业收入受损。

其次,疫情打击了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包括科学技术研究、情报信息咨询、生产资料修理业、大型设备安装业、设备租赁业、技术检测业、货运业。对生产性服务业而言,人力资本是其中重要的投入品之一,不允许人员自由流动和聚集,会迫使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停工或延迟开业,同时上下游的服务供应短缺,服务生产网络受损。

再次,疫情阻碍了营销服务业的正常运行。营销服务业的范围包括零售商业、批发商业、推销业、广告业、会展业、市场调研与咨询业、企业形象服务业、仓储及运输业,等等。由于疫情影响,部分线下门店不能正常营业,或者即便营业也要控制人流,去门店购买的消费者骤减,所以零售行业是疫情打击的重灾区,零售终端大幅萎缩。运输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生产过程通过流通过程维系,而疫情防控限制了人员和物资的地域流动,运输业的生产和防疫难以两全,整体收入下降。

疫情冲击下服务业发展的应对策略

服务业有哪些(服务业有哪些类型)

1. 政府层面:宏观协调、政策组合

服务业的企业以中小微企业居多,疫情下中小微企业受损最甚,尤其短期损失明显。为振兴服务业,政府层面主要需采取措施一方面稳定行业发展,另一方面刺激行业的增长。要贯彻执行防疫安全措施,确保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稳定民心;可增发对企业的补助,为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优化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担保服务;降低服务业企业的生产成本,减少对服务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税收,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鼓励承租房子给企业的业主、大型写字楼或商业载体为这些企业减免房租,并给予房租补贴。这些政策在2020年疫情爆发后的恢复期内促进企业复苏效果显著,仍可继续采用。

2.企业层面:抓住机遇、创新自救

企业主要需要从减少成本和增加收益两个方面着手制定政策。减少成本方面,企业要节约成本,包括采购成本、营销成本、租金成本、人员成本,终止非必要的投资和营销支出,申请政府补助,与房东协商减少租金成本,用数字化工具进行远程办公,建立集中管理中心以协调与疫情相关活动,减少线下服务人员数量等。

增加收益方面,企业首先需要评估供应链上下游状况,跨区域或跨渠道整合资源,优化供应链管理,调整服务计划。其次,兼顾员工安全与岗位职能需求,培养员工技能专业性与多样性,降低企业运营对个体的依赖性。最重要的是,要扩大网络销售或者服务渠道,通过互联网化、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式提高效率,并回流现金。比如,对于运输业而言,当疫情导致人力不足时,可通过流程的自动化、设备的智能化,达到运行效率不受影响或少受影响的目的。

3. 市场层面:遵循规律、回归常态

尽可能发挥市场自我调节的力量,恢复经济活力,促进服务业发展。虽然短期内服务业资金回流压力大,但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服务内容,是促进服务业复苏、保障市场稳定运行的不二法门。此外,可通过完善保险市场,增加保险覆盖险种的多样化加快市场的修复,降低疫情的风险和冲击。比如,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利用保险赔付隔离带来的误工损失,以及商场、餐厅不能正常营业带来的租金损失等来对冲疫情的影响,能在一定程度下减弱政府干预的力度。

来源: 光明网-理论频道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因此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5304928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