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桥东上塘街3号的公益书吧,吸引了不少文艺学者和居民。本版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香金群 摄
桥东有文化底蕴深厚的老街区,也有创新创业氛围浓厚的东平商圈。在新时代,桥东如何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桥东街道办负责人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结合桥东实际,就是要围绕加快发展这个主题,大力实施“两强一提”工程,通过打造文头岭“科创”产业高地、“互联网十商创”小镇商圈、东坡“文创”街区,以及构建“德治、法治、自治”“三治”社区治理体系,谋求桥东发展新跨越。
文化发展
东坡“文创”街区
桥东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纳入市历史建筑保护专项规划的历史建筑共有42处,位于全市前列。随着时代发展以及文化创意的注入,桥东的老街区和老建筑焕发出新活力。位于桥东黄家塘的752艺术仓就是桥东街道旧厂房、旧民居创意改造,活化利用的典范。
走进752艺术仓,门板、石磨、木雕等各种旧时生活用品摇身变成装饰品,以前的红砖木梁与现代的钢架玻璃完美融合,颇有文艺范。0752是惠州市的电话区号,752艺术仓曾是惠城区属下军粮仓,取名“752艺术仓”,既有地方标识,又有历史印记。
752艺术仓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由惠州装饰协会几家会员单位合作,按照不改变外形原貌的基础,进行艺术加工创作,改造成各具特色咖啡厅、茶艺馆、陶吧、影视公司、设计公司等艺术综合体。目前,已进驻机构有停苑客栈、来舍咖啡、北六设计、泓石设计、月亮湾陶艺馆、斑马制图中心、C66摄影等10多家文创公司。
下来,将有更多的历史建筑和街区迎来新生。桥东街道办负责人说,桥东将认真落实惠州市城市“双修”工作(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把东江、西枝江、新开河保护好、呵护好,把历史建筑保护好、修复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好、传承好,打造东坡“文创”街区,着力以东平窑、归善学宫、水东街、铁炉湖等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文化,苏东坡、杨启明、林振雄等历史名人文化,合江楼、东新桥古码头等东江文化为基底,融入现代科技、先进文化,努力把东平窑-水东街-铁炉湖轴线打造成集文化创意、主题商业、休闲旅游、特色展区于一体的活力街区。
创新发展
科创高地挨着商创小镇
与老街区一路之隔的东平片区,则是桥东的“互联网十商创”小镇。这是广东省首批10家 “互联网+”创建小镇之一,也桥东持续创新发展的增长极。目前,小镇内有惠城区创客中心、腾正科技大数据中心、多粉创意营销等互联网创新创业平台,依托这些平台,小镇内的惠州市电商产业园、东平村、赛格广场已发展成电商园、电商村、电商楼。目前小镇内互联网产业产值 (营业额)25亿元,规模互联网企业94家,其中年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5家。接下来力争把东平片区打造成集人才金融支撑、互联网创新创业、现代电商孵化、智慧应用等为一体的“互联网十商创”小镇。
紧挨着小镇的文头岭片区也将迎来新发展。该负责人说,下来,将充分发挥文头岭区位交通便捷 (机场、高铁、高速均在10分钟车程内)、土地资源连片(1500亩)、职业院校集中(近10所)、商住楼宇充裕(10多个楼盘)等优势,打造文头岭“科创”产业高地。
今年6月,哈工大机器人智谷(惠州)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书签约,项目拟选址文头岭片区。该负责人表示,将力促哈工大机器人智谷、高盛科技等大项目尽快落户,将文头岭片区打造成集研发、设计、孵化、转化、展示、交易和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型科创产业高地,形成引领桥东新一轮跨越发展的新动能。
社区治理
社区公益书吧服务居民
桥东是老城新区,在11个村(社区)中,社区占据9个,存在人口集中密度大、利益诉求多、新旧矛盾交织等治理难题,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和群众新期盼,如何在创新社会治理上展现新作为?必须紧紧围绕“人”这个核心,大力推进“德治、法治、自治”建设,大力探索共建共治共管社区治理新路径。
水东东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吴雪珍介绍,为更好发挥历史文化街区引领作用,水东东社区开展“弘扬优秀道德文化,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系列活动,设立公益书吧就是系列活动之一。水东东社区的公益书吧包括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上塘街3号和水东院子3个点。3处公益书吧现有存书8万多册,居民可在书吧免费看书上网,学习文化知识,社区也会组织花艺讲座、传统文化知识讲座等,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70岁的刘俐就住在上塘街附近,退休前是位工程师,有空时,他会和老伴到上塘街3号的公益书吧看看书。“我们都喜欢看一些传统文化的书籍。”刘俐说,书吧装修得古色古香,在这里看书氛围很好。
除了公益书吧,水东东社区还成立水东传艾文化志愿者服务站和服务队,每周三上午免费为市民服务,定期开展艾灸知识讲座、培训、咨询等“以艾传爱”的活动,着力普及中医药健康理念,传承和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倡导文明、团结、和谐、和睦相处的美德,助力和谐社区建设。目前,传艾文化志愿者服务站和服务队已开展免费艾灸体验活动约80场次,体验群众近2万人次。
来源:东江时报
记者香金群 通讯员周文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