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是传统佳节,佳节加上对联,那就是相得益彰。
历史上有众多和中秋有关的好对联。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喜欢对联的读书人。
关注我,一起来欣赏4副中秋对联,妙不可言,值得收藏下来细细品。
第1副对联:与吾同甲子;添汝作中秋。
清代直隶总督方观承在61岁高龄的时候,才有了一个儿子。
更巧的是,方观承的儿子出生那一天,正好是八月十四日,距离中秋节只有一天。
所以,这就是“双喜临门”了。尤其是老来得子的喜悦,让方观承十分兴奋。他忍不住写下了这个对联。
上联的意思是说,方观承自己是61岁,而儿子是1岁,60年为一甲子,然后重新开始。所以父子是“同甲子”。
而下联是从儿子的出生日期着眼,说儿子的出生乃是中秋节最好的礼物。
这个对联一下子就流传开来,乾隆帝知道这个消息后,专门让方观承把儿子抱到身边来看,还把自己佩戴的“金丝荷囊”赐给方观承的儿子。
第2副对联:月半月圆,世上亦称月半;日中日昃,人间尽道日中。
民间故事,某一年的中秋节,明代大才子祝枝山和大画家沈周一起喝酒赏月。
祝枝山看到天上的月亮,才思泉涌,忽然有了一个绝妙上联,于是乎对沈周说:“沈兄,我这儿有一个上联,你要是对不出来,那就只能罚酒了。”
沈周也是很有才华,一点也不害怕,笑着说:“请出对。”
结果祝枝山就根据天上的月亮,真的出了一个绝对:“月半月圆,世上亦称月半。”
这个上联的确很刁钻,因为上联的“月”有两种意思,一种是月份的意思,一种是月亮的意思。
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月亮是很圆的,所以我们会说中秋节是“月圆之夜”。同时,中秋节是八月的“月半”,所以中秋节也是“月半之夜”。
上联的意思是,八月半的月亮很圆,而世人都把中秋节称为月半。
所以这个上联其实是一词多义,同时月圆与月半又形成了一种对比,非常有汉语的特点,又结合了中秋节的氛围,相当有难度。
沈周不愧是大才子,他稍微思考了下,对祝枝山说:“上联是月亮,那下联就用太阳回答吧。听着,我的下联是日中日昃,人间尽道日中。”
下联也是一词多义。日昃,是太阳偏西,约下午二时左右。日中,既可以理解为太阳在正中央,也可以理解为一天的中午。
下联是说,白天的中午是“日昃”的情况,而人们都称呼为“日中”。
不得不说,这个下联真是绝了,与上联旗鼓相当,亏沈周想得出,真是令人拍案叫绝。
第3副对联:天上月圆,地下人间月半,月圆偏在月半时;冬令日短,春来夏至日长,日短早为日长地。
这个对联与上个对联的构思差不多。作者巧妙根据中秋节时候的月圆与月份的“月半”来构思,从而有了一个绝对。
下联主要是从节气的方面来论述,说冬天的白天比较短,而夏天的白天比较长。
有些朋友觉得下联可能有一些对仗不够工整,但感觉能够到这个程度,已经非常了不得了。不信的话,大家可以自行对下联看看,看看能不能超越这个下联。
第4副对联: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这对联是唐代诗人赵嘏所写,原本乃是诗联,却因为这两句颇为精彩而流传下来。
我们都知道,潮水是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换言之,在八月十五中秋节,海水受到的引力比较大,所以潮水也比较壮观。
像大家很熟悉的“钱塘江大潮”,也是在中秋节前后最为壮观的。
这副对联就巧妙把中秋的月色与壮观的潮水结合起来,既给人优雅之美,又给人豪放之美。上下联都是中秋节附近的景物与美好,实在令人神往。
对联最精妙的地方当然是“数字词”,像“一千里”和“十万军”的数字对仗,十分直观,又体现了月色之广,潮水之威,真是妙不可言啊。
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哪些中秋对联呢?欢迎留言哦。
喜欢我文章的朋友,一定要关注我,多多点赞和分享我的文章!这对我非常重要。我是真游泳的猫,再次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