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确是普遍真理,但是他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在各个国家各个时期是根本不同的,所以必须民族化、本土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我们称之为中国化,在越南我们称之为越南化、在古巴我们称之为古巴化等等。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和本土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他的指导作用。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发挥作用,不仅因为它科学,更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和现实问题有了这种需要。
我们常说,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都蕴含着中国共产党“顶天立地”的鲜明品格。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角度看共产党的“顶天立地”,要懂得什么是共产党的“天”和“地”,怎么个“顶天立地”。中国共产党“顶”的天是马克思主义这片“天”:如果“天”塌了,共产党就失去了理论基础,共产党人就没了理想和信仰。中国共产党“立”的地是中国国情这块“地”: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就得扎根中国大地,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没有这片“天”撑不起,不行,脱离这块“地”行不通,更不行。
在党的历史上,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曾一度简单套用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原理,照搬俄国十月革命城市武装起义的经验,使中国革命遭受到严重挫折。从革命斗争的失误教训中,毛泽东同志深刻认识到,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国情,中国革命将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以教条主义的观点对待马列主义,必须从实际出发,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没有也不可能为现实实践中的各种具体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必须从我们所处的具体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和探索所遇到的问题,并努力得出自己的结论。
第三,实现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理论品质。只有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结合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才能开辟自身发展道路,展示出蓬勃的生命力。也就是说,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主义才能将自己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理论形态。
历史经验充分证明,任何一个理论都要在实践运用中得以发展,否则很快就会被淹没在历史潮流之中。因此,孤立静止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把他同现实生活对立开来,也没有出路。只有把坚持与发展统一起来,才能使其获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