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世界上最懒的动物,可能很多人会想到树獭,它们平均每天只移动25厘米,逃生情况下也不过只有每分钟0.2米。
然而事实上,自然界中还有一种动物,比树懒更懒,它们甚至能够多年不吃不喝,保持同一姿势生活长达6年。它就是:洞螈。
来自英国和匈牙利的研究团队,在一处洞穴中发现了19只洞螈,之后专家开始长期记录它们的行动,结果发现最活跃的一只洞螈在230天内也仅仅移动了38米,而绝大多数洞螈都在同一个地方保持同一个状态,有些甚至已经保持了6年之久,6年一动不动居然还能存活,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
洞螈洞螈,是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有尾目,洞螈科,洞螈属的品种,近亲包括有蝾螈,娃娃鱼等。和娃娃鱼一样,洞螈对水质的要求也非常高,水质稍微受到污染就会导致它们死亡,因此它们也被当作水质检测器,一旦它们无法在这里存活,就说明这里水质受到污染。
和娃娃鱼不同的是,洞螈只生活在洞穴水源环境中,目前只分布在阿尔卑斯山脉溶洞的地下水脉中。虽然斯洛文尼亚政府会将一部分洞螈送给别的国家研究,但为了防止繁殖,只输出雄性。
由于洞螈生活的环境常年得不到阳光照射,而阳光又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这就导致了这里的能量稀缺,绝大多数动物都因为无法适应低能量环境而死亡了,只有洞螈在这里生存了下来。
据推测,洞螈的祖先应该生活在有阳光照射的环境中,但后来不知是为了躲避天敌,还是误入到洞穴深处难以出来,导致它们留在这里,并存活了下来。
尽管洞螈能够在这里存活,但这里的能量实在是太少了,以至于在演化的过程中,一些活泼好动的个体,因为对能量需求量大而逐渐被淘汰了,只有一些非常懒惰的个体才有可能适应这里的环境,而被保留下来。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生活在这里的洞螈越来越懒惰,甚至能够保持同一个姿势长达6年时间,在此期间即便完全不进食,依然可以存活。
我们知道,个体的存活无法延续种群的命运,唯有孕育出后代才能让种群永存,在这一点上,洞螈似乎也不怎么给力,它们的慢不仅是行动慢,而且繁衍也非常慢,平均每12.5年才交配一次,据说洞螈寿命能达到100年,但没有被证实。即便它们能够活到100岁,也只能参与繁衍8-9次,相比之下繁衍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既然如此,它们为何没有灭绝呢?
事实上,洞螈之所以没有灭绝一方面是因为洞螈不存在天敌,即便繁衍速度慢,只要活得足够久,就能够参与多次繁衍。
其次,洞螈是卵生,有时卵胎生,卵经常分散附着在石下,一些洞螈还有护卵的习性,使它们的存活能够保持一定的比例。
在这种生存压力下,洞螈即便繁殖速度慢,种群规模也维持在一定的数据,因此这种物种没有灭绝。
洞螈吃什么?我们知道,地球上的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能量,动物们直接或者间接通过植物获取能量。由于黑暗的洞穴常年接受不到阳光,这里的植物难以进行光合作用。不过,洞穴内的水流会连接外界,将外界的能量运输到洞穴中。
洞螈在生活过程中,就会捕食从上游漂来的小鱼、小虾或者蜗牛等,由于这些食物来源也非常少,为了维持生活,洞螈减少不必要的器官。比如:洞穴中没有紫外线,就去掉皮肤上的色素;洞穴中没有阳光,眼睛也不要了。
但即便是这样,洞螈能够获得的能量依旧有限。由于主动寻找这些食物太过于耗能,所以洞螈演化出的策略是:等待。等到有食物经过时,它们再进餐,为此它们演化出了极其敏锐的听觉,嗅觉和味觉,每当食物经过这里,它们就会迅速进行定位,然后捕食它们。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洞螈都生活在无人打扰的洞穴之中,人类对其生活影响较小。而现如今随着人类工业化进展,水质污染对洞螈生存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好在人们已经注意到了它们,已经在尽力地保护它们,其栖息地水质也得到了保护,生存依旧延续着过去的状态。
#动物##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