铟是德国·科学家赖希(F.Reich)和里希特(T.Richter)于1863年在研究闪锌矿样品并用光谱法分析制取氧化锌溶液时发现的,同年,里希特分离出了金属铟。
铟的基本特性铟是银白色略带淡蓝色的金属,非常柔软(比铅还软),其化学性质与铁相似,在常温与熔点之间能与空气中的氧缓慢发生反应,进而在表面形成极薄的氧化膜。其熔点为156.61℃,沸点为2080℃,密度为7.3克/立方厘米,延展性和传导性良好,可塑性强,可压成极薄的片。
铟属稀有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与银相似,为1×10-5%,但产量仅为银的1%,地壳中的铟矿物主要有:硫铟铜矿、硫铟铁矿和水铟矿等。在自然界中,铟矿物均以微量的形式分散伴生于其他矿物中,迄今未发现单一的或以铟为主要成分的天然铟矿床。现已发现约有50种矿物中含有铟,其中含铟量最高、有工业回收价值的矿物主要是含硫的铅锌矿。此外,锡石、黑钨矿及普通的角闪石也常含较多的铟。闪锌矿中铟含量一般为0.001%~0.1%,有时可高达1%。
应用领域铟的应用领域很广,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以铟的主要产品铟锡氧化物(Indium-Tin-Oxide,简称ITO)做成的透明电极广泛用于电子信息产业,用来做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等。目前全球有超过50%的铟被用来制造液晶产品。锑化铟和砷化铟可用于红外探测、光磁器件、磁致电阻器及太阳能转换器等;磷化铟用于微波通讯、光纤通讯中的激光光源和太阳能电池材料;硒铟铜多晶薄膜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在电池的负极材料中添加铟能起到防腐的作用。
铟可与多种金属生成合金。银铅铟合金可制造高速航空发动机的轴承;铟锡合金可作真空密封材料和低熔点合金接点材料,作玻璃与玻璃或玻璃与金属之间的粘结剂;低熔点合金(如伍德合金)中加入铟可以降低其熔点:金、钯、银、铜同铟组成的合金可用来制作假牙和装饰品。
最近的十多年中,人们利用高新技术制得超高纯铟,使其应用领域大为拓宽,需求量猛增,形成了一个具有发展前途的市场。铟产业也因此被称为“信息时代的朝阳产业”,铟金属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铟的资源状况资料显示,全世界铟的地质含量仅为1600万千克,为黄金地质储量的1/6。中国含铟矿区有63个,铟资源量为1.2132百万千克,1995年我国首次超过法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原生铟,生产国。因国内需求量很少,绝大部分产品用于出口,2005年我国原生铟产量达到4.1万千克,但主要是低纯铟。2006年,我国精铟产量近6万千克,原生铟供应量占全球的60%以上。
世界消费铟最大的国家是日本,消费量占到全球的70%,其次是欧洲和美国。中国已成为向日本出口铟的第一大国。在日本,铟主要用作透明电极,其次是粘结剂和化合物半导体等。受供需因素影响,铟在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很大,已经从每千克50美元飙升到每千克将近1100美元,但专家认为,即便如此,现在的市场价格也并没有体现这种金属的真正价值。从全世界来看,铟属于绝对稀缺资源,真实的价值应该是每千克2000~3000美元。
南丹,中国的“铟谷”广西是我国铟资源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铟矿床为全国之冠,铟资源保有储量占全国87.6%。2016年,广西境内的铟金属产量近1,6万千克,约占当年国内产量的35%。铟的主要产地是广西南丹县。在地质学家的眼里,广西南丹是个“聚宝盆”。传说那里是古时仙人炼丹的地方,所以叫做“南丹”。矿业是南丹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早在2000年前,南丹人就已懂得采矿、选矿和冶炼了,目前,南丹是全国锡、锌等有色金属的重要生产基地,其中,铟的储量居世界首位。
广西铟业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铟业。柳州高新区是锢生产企业非常集中的地方,广西区内较大的铟生产企业都在这里,是中国铟金属最重要的生产基地,有中国“铟谷”的美誉。
由于铟是一种伴生金属,主要伴生在铅锌矿里,而眼下我们国内的铅锌储量并不乐观。近年来,随着市场对液晶屏幕的需求快速增长以及铟在许多高新科技领域的广泛应用,铟资源的稀缺性逐步升高,国际铟消费量每年都在以30%的速度递增。2003年以来,铟价一路上涨,但这也导致国内铟企业的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目前国内铟生产企业有100多家,国外企业针对这个特点以分散采购的手段让 国内企业自相杀价,造成现在国内的铟价比国际市场还要低。由于长期以来没有价格联盟,广西铟企业对世界铟价格的话语权相对较弱,珍贵的资源长期低价出口,且没有战略储备,这种状况已引起很多矿产资源专家的忧虑。
国内第一家也是全球首家铟金属商务交易平台——广西铟谷有色金属交易中心在柳州市高新区某公司以700美元/千克的价格在该交易中心成交了第一笔精铟。这一事件的标志性意义是,我国铟行业单个企业随行就市进入市场销售的时代进入尾声,区内各大铟业企业开始走向价格联盟,抢夺本该属于自己的国际市场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