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星稀月朗,我所在县城的人民广场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热闹非凡。从四周八方汇集而来的市民们,昂着头,翘着首,聚集在红彤彤的灯笼下,瞧着下面悬挂的谜面,有的苦思冥想,沉默不语,有的左顾右盼,滔滔不绝,有的则手捧手机,埋头搜索。猜灯谜是中国元宵节传统活动之一,今天,受疫情影响,沉寂了一个冬季的县城,第一次变动红红火火,烟火气浓烈;第一次变动锣鼓喧天,人气旺盛;第一次变的生机勃勃,春天的步伐越来越近了。
晚饭过后,闲暇无事,随携妻带子,挤进充满着生机与烟火气的广场,趁着浓浓的年味未散,趁着月圆恰好,趁着人气鼎盛,将一家三口融进着热闹的海洋中,期望沾染一些好运,勾勒一些新年的期望,激发一点生活的激情。
走进广场,如游鱼进海,我们很快被熙攘的人群淹没,变成了观灯猜谜的一份子。转过身,对身后的老婆叮嘱着,“拉紧孩子的手,小心走散了”。老婆一言而行,紧紧攥着儿子的手,并不忘告诫着他别乱跑。儿子说,“妈妈,你也拉上爸爸的手,被把他也弄丢了”。老婆微微一笑,好吧!随即牵着我的手,她在中间,儿子在左我在右。手被她牵着,总感觉怪怪的,有的不自在,好像周围的人群都在注视着我们,好像他们视我们为异类,好像我们脱离了人群,孤立在人群之外。“多长时间没有牵手了”?我扭过头问了问老婆,她回答:“不记得了,好像有十多年了吧”!确实是这样的,生活的琐碎消磨了我们很多的激情,日常的油盐酱醋将婚姻归于平淡,平常的日子越来越趋向于平平淡淡。
我们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挤来挤去,在这儿瞧瞧,在哪儿瞅瞅,看着灯笼底下悬挂的谜语,竟然一个也猜不出来。正行走间,碰到一个熟人,看见她的时候,她也正昂着头走瞅右瞧,上前打了声招呼,她看见我们,笑着说:“我没读什么书,你们是知识分子,肯定能猜得出来”,我也只能报之一笑,因为我挺不好意思的。
四顾而望,年轻人居多,他们的兴奋感染着整个人群的气氛,有的手持手机,正在伫立着认真的查询谜底,有的头戴花环蹦蹦跳跳,有的则三三两两的高谈阔论着。看着他们,思绪禁不住回荡起曾经的青葱岁月。上高中那会儿,也是正月十五,也是在现在的地方举办的猜灯谜活动,只记得人比现在的人更多,更热闹,那个时候很兴奋,也不知道为啥兴奋、高兴,反正就是挺高兴,也参加了灯谜竞猜。几十年过去了,地点相同、时间相同、活动内容也相同,参加的人却变了,生活的打磨、时间的雕刻已经让原来的人变得面目全非。少了激情、少了活力,却多出来了一种从容和淡然。
穿过拥挤的群随意而行,热闹的气氛充斥在广场角角落落,如河水一般淹没了所有的人,我感觉自己像河里的石头,虽然流淌的水流击打着石面,溅起阵阵哗哗作响,却撼动不了顽石一丝一毫。我的心境竟然平静的不起一丝波澜,只感觉一切皆为平常罢了。小儿子却绕着广场边上的花坛窜来窜去,忽东忽西,兴奋的不得了。这可能就是年龄和心态的差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