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年味儿#“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就是开始的意思,宵制的是夜晚,因此正月十五被称作“元宵节”。
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就开始为正月十五这个节日做准备,到了正月十三这天就是试灯头点灯的日子,因此正月十三也被称作“灯头生日”。
正月十三有着很多的民俗和讲究,这些讲究和民俗都是为了祈盼新的一年能够风调雨顺,生活能够如灯火一般红红火火,总结起来就是“1点2拜3不买”。
正月十三的“1点”正月十三在民间就是传说中“灯头的生日”,因此这天是一定要把灯都点亮的,电灯没有发明以前,人们都是用蜡烛和火来照明,蜡烛和火都要有个头,这方便来点火和逐渐燃烧,而且点灯也有预示生活兴旺,日子红红火火的寓意。
正月十三也是开始准备正月十五元宵佳节的时候,正月十五也被称作“上元节”,这是一个祭祀和喜庆热闹的节日,人们要去墓地给逝去先人的送灯,预示给先人点亮回家的路,所以有“十三、十四神看灯”的说法。
正月十三就可以开始去祭祀,现在都是用塑料的小灯笼,里面放上小灯泡和电池点亮,这样送到墓地去祭祀一下先人。
正月十三的“2拜”一,拜关公
关公在民间是“忠义礼智信”的化身,因为到了正月十三年基本已经过完,人们又要开始新一年的工作,而人在社会上活动,是要讲究“忠义礼智信”的,因此才有了正月十三拜关公的传统。
二,拜海神
正月十三对于沿海渔民来讲是比除夕还要重要的一个节日,这天渔民会举办盛大的祭拜海神娘娘的活动。
祭拜海神也被称为“渔灯节”,也就是渔民会自己扎一些彩色的渔船,上面挂上灯笼放到海里面去,这个时候海上都会被各式各样的小船所点亮,特别的喜庆好看。
我们这里的正月十三,海边的渔民不仅会放海灯,还会拿出供品来举办祭祀活动,这个时候如果去渔民家做客,即使不认识他们也会热情招待。
祭拜海神主要是为了祈求新的一年里,出海打渔能够风平浪静,满载而归,毕竟海上作业是危险系数很高和收获不确定的一项工作。
正月十三的“3不买”一,不买盐
盐也被称作“咸盐”,到了正月十三人们都已经开工,而且灯头已经点燃,这个时候就不能再像过年那样在家闲着,要趁着一年的开启忙起来,因此买咸盐有“买闲”的不好寓意,而闲跟懒是划等号的,所以为了讨个好彩头,正月十三是不能买盐的。
二,不买鱼
正月十三是祭拜海神保佑平安和鱼虾满仓的日子,这样的日子买鱼吃显然是不合适的,而且这天还不能说“翻和扣”等话,这样是特别招人厌恶的。
三,不买豆腐
豆腐的颜色是白的,正月十三是个祭祀的日子,有的地方称呼这天为“杨公忌”或“阎王忌”,豆腐在很多地方是白事宴必备的菜,因此正月十三这天人们比较忌讳买豆腐吃,被认为不太吉利。
过年就是过得年俗和讲究,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年俗和讲究,才使我们的年过起来有滋有味,这些年俗和讲究也是为了让我们新一年里能够诸事顺利,日子越过越红火,所以了解一下正月十三的“1点2拜和3不买”还是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