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璟璟
铺天盖地的 “破防”没火多少时候,网友们的口头禅迅速迭代,“emo”成了年轻人的新宠。“我emo了”一下子成了万用语句,四六级过不了线、工作一直加班怎么都忙不完……“我emo了”。这到底是什么意思?“emo”原本是一种情绪化的音乐风格,但到了互联网世界里,被网友们衍生出“丧”“忧郁”“伤感”等多重含义。网络上流行的“我emo了”主要是指情绪上不稳定的人,相关意思可以延展为“我颓废了”“我郁闷了”“我不开心了”等等。(扬子晚报)
新奇的流行语,永远在速朽,永远在推陈出新。不断习得和使用网络热词,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潮人标配,从某种程度上,这也是线上社交文化的一种约定俗成。从yyds到emo,越来越多英文字母嵌入了中文语境的表达谱系。所谓的“不好好说话”,实则很难界定为是一种主观上的恶搞、整蛊或反抗,而更像是一种表达无能和话语惰性的综合征。当然,“我们都有病”的世界里,那些反常的,也就成了寻常、正常和日常了。
几乎所有的网络热词流行语,都会有一个病毒式传播扩散的过程。到最后,几乎所有人都加入了这场虚无的复读与复述。“我emo了”,最初不过是小众音乐术语的一种援引、化用,但机缘巧合之下,其迅速走红,乃至泛滥成灾。于是乎,emo在不断扩充内涵外延,不断拓展使用场景中,渐渐变得无所不包。而这,也加快了其去意义化和空洞化,以及速生速灭宿命的到来。
发生在emo一词身上的流变,我们屡见不鲜。最典型的,也许就是PUA一词在近一年的语义延伸与演变了。时至今日,PUA已经从原本的两性情感领域的专有词汇,变成了一种通用的万能之词。于是乎,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pua,与之同理,哪里有不开心哪里就有emo。很多时候,对于流行热词不管不顾的借用,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失语症”罢了——我们不知道如何表达,不知道如何精准地、高级地、个性化的表达,用流行语于是乎成了某种庸众的趋同。
遣词造句太累,流行热词信手拈来岂不方便?只是,习惯了被热词流行语投喂的我们,真的知道自己想说些什么、在说些什么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