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纣王,名受,号帝辛,是商代的最后一位君主。商朝还处在奴隶社会时期,当时的人们信奉上天的一切,所以纣王成为大商的王,便是被上天选定的君主,据《史记》记载,他天资聪颖,材力过人,有倒曳九牛之威,但同时商纣王是一位亡国君主,且行事风格怪异,后世对他的评价不免夹带许多感情色彩,流传千载后,在我们印象中的商纣王,就成为一个沉迷美酒、害虐丞民、暴虐荒淫、拒听劝谏、傲慢自大、偏听小人的昏君暴君。
帝辛在历史上留下的大都是一些反面的记载,其中也包含了大量残忍的刑法,其中最骇人听闻的有以下几种:醢(把人剁成肉酱)、脯(把人杀死晾成肉干)、虿盆、劓殄以及炮烙之刑。那么炮烙之刑究竟为何物,它在商末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扮演着怎么样的角色,又是如何发展的呢?
炮烙之刑是被后世人评价为文明社会最污秽的沉渣。
炮烙起源据史籍所记载,炮烙柱是商纣王于纪年前十一世纪所创的一种刑法。
《列女传》释日:“膏铜柱,下加之炭,令有罪者行焉,辄堕炭中,妲己笑,名曰炮烙之刑”【1】。
即让犯人赤脚走在通红的铜柱上,犯人受不了烫便跌入火中,化为灰烬。在电视剧版《封神演义》中,这样的酷刑是在商纣王的宗亲宴上,是商王的宠妃妲己由烤肉架联想出来的,实则不然,《史记 殷本纪》记载:
“纣与妲己在林中戏,及得雨,雨阵后,一树被雷劈倒并燃火,然多蚁自树之一起向一头,群蚁以不堪烫,乃由树坠堕火。”
意思便是一日纣王与妲己在小树林中玩耍,恰逢阵雨时节,在雨后,有一棵树被雷劈倒并燃烧着火焰,奇怪的一幕发生了,有很多蚂蚁从树的一头爬向另一头,一些蚂蚁可能是因为受不了烫,纷纷从树干上掉了下去跌进火里。纣王并未觉得有趣,妲己却从这一现象里思辨出了令世人叹为观止的炮烙之刑。
妲己的这一想法勾起了纣王的好奇心,随后便特命尤浑监督制造炮烙柱。纣王为讨好妲己,对炮烙柱的要求也更加严格,甚至要求犯人要死的慢一点,要更加具有观赏性价值,否则就失去了意义。
因此,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炮烙之刑具有两种方式:
一是让犯人像蚂蚁一样赤脚赶着走过通红的铜柱,进退失据、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二是将浑身赤裸的犯人绑缚在铜柱上用炭火进行加热焚烧,直至死亡,同样也是极其残忍的。
在演义中的商纣王时期,许多的有志之士都惨死于炮烙柱之上,其中有三位非常著名的忠臣,第一位是赵启,第二位是梅伯,还有一位是东伯侯姜桓楚。
赵启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只是封神中虚构的一个人物,但他所代表的却是商朝诸多为国家赴汤蹈火的义士,赵启在老丞相商容因谏言无果,撞柱惨死之后悲愤交加,大骂商王为昏君,惨无人道,引得商王震怒,将其炮烙致死,一时间震惊朝野上下,炮烙柱也因此开始在世间大放异彩。
而梅伯在历史上是确有此人的,他本是商朝的一位诸侯,在纣王励精图治的几年中,因为才学兼优被授予太师之位,成为了一位与比干齐名的肱股之臣。梅伯为人正直敢言,见到商王昏庸无道、偏听偏信,几次冒死进谏,纣王均不采纳,经常有大臣劝他,忠言逆耳,会惹来杀身之祸,而梅伯却义正言辞:“文臣就当因谏言而死,如果人人都不敢直言,朝廷要我们这些大臣岂不是毫无用武之地了?”他依然如故,凡遇纣王昏庸,便当庭指出。
梅伯最后一次顶撞纣王是为保住在朝堂上直言不讳的一代栋梁之臣杜元珗,纣王终于忍无可忍,把梅伯放上了炮烙柱,还残忍地把梅伯的尸体剁成肉酱,梅伯因冒死直言,忠贞不屈而流芳千古。
在武王灭商后,将梅伯的后裔分封于黄梅,梅伯号为忠侯,其后世子孙皆以祖先的封邑为姓氏,称梅,一直延续至今。
最后一位东伯侯姜桓楚是姜王后的父亲(演义人物,但有历史原型),一生为商朝镇守边疆,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的女儿姜王后一心为国,却遭妲己陷害挖掉双眼,东伯侯在战胜敌人后进朝歌为女儿伸冤,想要以功抵过,却遭小人挑拨离间,受到商王排挤疑心,最终遭受了炮烙之刑。
有诗叹曰:血肉残躯尽化灰,丹心耿耿烛三台。生平正直无偏党,死后英魂亦壮哉。烈焰俱随亡国尽,芳名多傍史官栽。可怜太白悬旗日,怎似先生叹隽才?【2】
纣王在炮烙柱建造完成之后,曾邀请各诸侯大臣前来参观这项大工程,大臣们只知这是纣王建造的一种新刑具,却不知具体如何使用,却在看完示范后无不冷汗淋漓,众臣恐慌,今后行事更加谨慎。
纣王建造炮烙柱并当众示范的目的无非有三点:
一是为了震慑诸侯大臣,树威立信。
在当时的环境下,纣王虽然为一国之主,但在他即位之后,加重赋税,严格祭祀,推行严刑峻法,使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处于下滑形势,由此导致众多诸侯大臣颇有抵触。前期的纣王虽然暴虐,但也没有乱杀大臣,为了缓解这种情况,重新确立起自己的威信,才选用了这样的方式,让诸侯大臣惧怕的目的,纣王的确是达到了,但人心却也由此失去了大半。
二是为了社会的稳定,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
由于商纣王和妲己经常与奴隶主贵族们以酒为池,悬肉为林,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这一系列的行为经常激怒社会百姓,民间时常有暴动发生,纣王为镇压此起彼伏的民间暴动不胜其烦,不得不寻找一种方法使百姓害怕而不敢再有动乱,炮烙便为纣王提供了一个这样的契机,通过严峻残酷的刑罚来威慑人心,以此为基础建立一种良好社会秩序。
《史记 殷本纪》记载:“百姓怨望而诸侯由衅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3】”这是对以上两点说法的论证。
三则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也是为了取悦于妲己,和后世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只为褒姒一笑不相上下。
纣王本是一个有大志的人,但在当时四处征战时,采用了残酷的方式对待俘虏,战争过后,也同样采用残酷的刑罚来治理国家,久而久之,残酷暴虐变成了纣王的代名词,纣王也以此为借口,开始荒废政务,沉迷美色和享乐。这时忽然有一件新的刑具出现,纣王免不了要炫耀一番,再者便是妲己的魅惑,妲己生性怪异,与纣王十分情投意合,两人一起做了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情,妲己在入宫后想尽一切办法来获得纣王的宠爱,使纣王迷失心智。
妲己喜欢看血腥的画面,纣王便尽可能地满足她,炮烙之刑以及其他严峻刑法便由此而产生。
比干曾言:“天下荒荒,北海动摇,闻太师为国远征,不意天子信任妲己,造此炮烙之刑,残害忠良,若使播扬四方,天下诸侯闻知,如之奈何!【4】”
由此可见,炮烙柱对商朝的灭亡有着很大的影响,炮烙柱不仅仅是炮烙大臣,它炮烙的也是大商的江山。
炮烙的发展与演变但我们要知道的是,炮烙之刑纵然残酷,但他存在的时间却并不长,它甚至都没有撑过商末的最后几年,那么如此一个令纣王和妲己倾心至此的刑具,是怎样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呢?
那就要先简单介绍一下西伯侯姬昌。姬昌,姬姓,名昌,岐州人,他是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他的父亲死后,便继承西伯侯之位,故称为西伯昌,西伯昌在位五十年,励精图治,为武王伐纣灭商奠定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西伯昌的父亲季历十分具有野心,在即位后不断对周围部落发起战争,并取得胜利,这样势力扩张的速度引起了纣王的不满,于是将季历招进朝歌进行封赏,加官进爵,实际上却是对季历的软禁,最终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季历杀害,姬昌子承父位,成为西伯侯,姬昌此人十分爱民,并且礼贤下士,重用人才,许多部落的人都来投奔姬昌,这与当时的人心尽失的纣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正值此时,国内形势日益严峻,国外虎视眈眈,纣王却为博红颜知己妲己一笑,在冶炼并不发达的时期,劳民伤财地建造了大型炮烙柱,炮烙之刑使大臣们终日惶恐不安,却也是敢怒不敢言,生怕自己有一日身首异处。
但姬昌不同,他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他虽然与纣王有着杀父之仇,但能够隐忍多年,对纣王言听计从,自从他即位以来,便一直在暗地里拉拢人心,谋划灭商大举,炮烙柱一出,姬昌认为这是一个拉拢人心的好机会,便上奏纣王,称愿意为纣王献上一块土地,只求能够废除炮烙之刑。
纣王与妲己经过再三衡量,最终以为百姓着想的虚假理由,废除了炮烙之刑,姬昌因此得罪了纣王,并遭受了残酷的惩罚,但同时也获得了大量的民心,为后来伐商奠定了良好的民意基础。
从此以后,炮烙刑便消失在了商朝的历史中,但是如此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的炮烙柱就成为一件摆设,被纣王销毁了吗?
商朝的朝歌城位于如今的河南鹤壁市市区南边淇河边,那么炮烙柱也就应该在这里,但是由于年代距今久远,无法确切的定位炮烙柱的位置,但经过考古发现的殷商文化遗迹显示,炮烙柱虽然在表面上消失,不再用来惩罚犯人,但偶尔还会被纣王和妲己做娱乐焚烧奴隶使用。
前面提到过,当时的冶炼并不发达,炮烙柱是用青铜冶炼而成的,在周文王灭商之后,一次天降暴雨,淇水冲毁堤坝,水淹朝歌城,炮烙柱也难逃此劫,被冲倒于水中,大水退后,在天人合一的社会思想影响下,周文王觉得此物已经被上天所不容,便命人将其融化,取其青铜为用,之后炮烙柱便彻底消失在历史之中。
我们了解炮烙刑是在流传下来的古书中看到的,那商朝之后我们之前的古人也会了解到炮烙刑,炮烙刑在商朝后世的发展中有怎样的演变历史呢?
炮烙虽说是一种十分残忍的刑罚,但对于至奸至恶之人来说,也不失为一种最有效的惩罚。炮烙刑消失之后,后世根据史书记载,各朝各代都有仿照炮烙制成的刑具,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烙刑。
烙刑是由熨衣服的熨铁改造而来,它虽然是模仿炮烙,但改变了处理犯人的方式,炮烙是通过折磨犯人而达到目的的酷刑,而烙刑则是审讯犯人时逼供所用的刑法,烙铁的底部是平的,并接有一根长柄,时常放在火里,使铁片被燃烧至通红,在审讯犯人的过程中,使其接触人体,在人的身体上形成烫伤的痕迹,并留下疤痕,这道疤痕代表着耻辱,即使会被释放,也无法得到世人的尊重,只能做最脏最累的工作勉强维持生计。
烙刑在我国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它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讲是炮烙之刑的变种和延续,被用作烙刑刑具的除了有专门的烙铁之外,还有火钳、烧红的木炭等随手的变种。
烙刑的使用方式至少有两种:
第一种最一针见血简单粗暴,便是将烙铁隔着衣服触碰人的身体,衣服会随着皮肉的绽开渗入,最后在将衣服扯出,受刑者会忍不住疼痛而大叫并昏迷,留下的烙印终身不掉,据记载很少有犯人能够撑过这一关。
第二种的痛苦程度次之,便是把烙铁烧成微红色,接触到人的皮肤时会发出“呲呲”的响声,这对人身体的折磨不大,但会给受刑人造成强大的精神压力,在审讯时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式留下的烙印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淡化消除掉。
结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炮烙即使消失,也对后世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商灭后,许多了解商朝历史的古人都觉得自己生来幸运,没有赶上纣王的暴虐和炮烙的残忍,可当回首看一看自己的朝代,其实远也没有那么美好,某些方面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纵然不会像纣王那样肆无忌惮,可被后世诟病的残忍酷刑也绝然不在少数。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纣王再暴虐冷酷,也已经成为了过去式。总体而言,社会制度一直在缓慢地进步,逐渐向轻刑化发展,对待有罪之人进行惩罚固然重要,但孟子说过人性本善,没有人生下来愿意犯错,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社会对待他们的不友好,适者生存的原则无论在哪个社会都是没有错的,但不适者也不绝应该被淘汰,社会应该给与一些扶助,只要耐心地进行教化,有罪之人也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并为自己所犯的错误赎罪。
以炮烙为鉴,我们或许应当反省检视,酷刑并不能稳定人心,反而会加剧社会的恐慌和不稳定趋势,有堵有疏、小惩大诫、春风化雨即可达到的目的,不一定非要动用霹雳雷霆手段。
参考文献:刘向著,张佩芳译.《列女传》[M].哈尔滨出版社,2009.许仲林著.《封神演义》:第六回.[M].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许仲林著.《封神演义》:一百回前传.[M].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