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头这件事在今天也被很多人认为是一种麻烦。短发或许还好点,长发洗起来的话,确实大耗功力。女生和女生之间还出现了所谓的“不洗头之交”,两个人关系铁不铁,已经可以用见面之前是否洗头来判别了。
不过只论洗头的条件,现在还是比古代好太多!
古代洗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水。在没有自来水的年代,人们最开始会选择直接去河里洗澡,就像《论语》中所说的“浴乎沂,风乎舞雩”。
当人们逐渐习惯在家洗澡的时候,每洗一次头,就意味着你需要出门去打一桶水,假如想要用热水洗的话,就需要劈柴生火。
好不容易洗完头了,你还只能自然晾干。而且,如果在没有封闭的场所自然晾干,人比较容易感染风寒,这在医疗水平相对比较低的古代,一命呜呼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所以,条件所限,古人洗头的频率肯定比现在低。
那么,古人多久才洗一次头呢?根据《礼记》中的相关记载推测,秦汉时期的贵族和普通老百姓洗头的频率大致是三天一次。
到了汉唐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方便官员洗澡的假——休沐,频率是每五天一次。在《史记·万石列传》中有记载:“每五日洗沐,归谒亲”。
到了唐宋的时候,洗澡的假期改为十天一次。《永乐大典》引《宋会典》曰:“太祖开宝九年四月二十三日诏自今遇旬假不御殿,百官赐休沐一日。”
官方的记载大致是这样,但是到底是几天洗一次,那就因时、因人而异了,古代一样有洁癖和不拘小节的人,喜欢干净的,比如屈原;不拘小节的,比如嵇康。
嵇康这位名士,不到难以忍受的地步,打死也不洗澡,他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得意洋洋地写到:“性复疏懒,筋驽肉缓,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痒,不能沐也。”
●名士嵇康
规定沐浴的频率,其实就是为了保证一定程度的个人清洁,但想要保持清洁,除了勤洗之外,也和清洁剂的使用密切相关。在没有飘柔、海飞丝的年代,古人还是会灵活应变,就地取材找到很多用于洗头发的东西。
古代最主要的洗发剂是淘米水,这可能是老百姓无意间的发现。用淘米水洗头,历史悠久,在《左传·哀公十四年》中就有关于淘米水作洗发剂的记载:
“陈氏方睦使病,而遗潘沐。”
“潘”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就是淘米水的意思。“潘沐”就是用淘米水来洗头发。
《礼记·内则》中则记载:“面垢,燂潘请靧。”意思就是,脸脏的不行,得用淘米水洗洗了。
除了作为主力军的淘米水之外,许多天然植物、动物的骨头和排泄物也被用于清洁。根据《太平圣惠方》、《嘉祐本草辑复本》中的记载,人们在宋代就发现了能用于洗发的续断、乌非、胡麻,能用于去除头皮白屑功效的豹骨、乌羊粪、鸡蛋等等。对了,古人还利用羚羊的屎来促进头发生长。
此外,宋代的医学家还发明了不少动植物混合配方,以达到更好的清洁效果。很多古方,也因为易取、高效,例如无患子,直到上个世纪还有人在使用,并成为当今许多洗发液的原料。
●无患子洗发液
不过,如果你实在不想洗澡,古人还发明了一个神器——篦子,其实就是一种拥有密齿的梳子,它能把因为长时间不洗头积累的头屑和虱子都梳出来,起到一定的清洁和按摩作用,这也算是古代懒癌患者的福利了。
参考资料:
1.《古人“洗头”漫话》,姚海燕,上海中医药大学,201203
2.《古罗马和两汉洗浴文化比较研究》,许宁,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宋代沐浴研究》,刘盈慧,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
觉得文章很好,欢迎评论/转发
更多深度好文,请点击下方关注头条号视知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