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自然界是一个整体,先有天地,然后方有水火与金木,此为土生四象之论据。中土如轴,四象如轮,轴轮旋转不息,即成为宇宙间之圆运动。天是一个大宇宙,人是一个小宇宙,所以有天人相应之说。因此,学习祖国医学,应先明确宇宙自然界之运动,阴阳六气之变化,五行生克之运行,再结合人身阴阳、五行、六气之相应,分析生理、病理、药物及治疗。如此,则易升歧黄之堂奥矣。
其次学习祖国医学,如果不将先后天之关系彻底了解,则在辨证诊治上,不但疗效不高,抑且容易误治而变证百出,因为先天心肾,是人身中最宝贵之主要生命线,而后天脾肾,也是人身中最宝贵之次要生命线,先后天是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决不可只强调任何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现在分析如下:
一、理论根据
黄元御所著《四圣心源》<少阴君火论>云:“热者少阴君火之所化也,在天为热(日),在地为火,在人为心。少阴以君火主令,手少阴心火也,足少阴肾火也,功大异气,而以君火统之。
缘火位于上而生于下,坎中之阳,火之根也。坎阳升,则上交离位而化火,火生于水,是以癸水发气于丁火,水化而为火,则寒从热化。故少阴之气,水火并统,而独以君火名也。
君火虽降于手少阴(心),而实升于足少阴(肾)。阳盛则手少阴主令于上,而癸水亦成温泉;阴盛则足少阴司气于下,而丁火遂为寒灰。
以丁火虽司气化,而制胜之权终在癸水,所恃者,(火)生土以镇之,但土虽克水,而百病之作,率由土湿,湿则不能克水而反被水侮。
土能克水者,惟伤寒阳明承气一证,其余则寒水侮土者,十九不止。
土溃则火败,故少阴一病,必寒水泛滥而火土俱负,其热然也。
至于上热者,此相火之逆也。火中有液,癸水之根,相火上逆,灾及宫城,心液消亡,是以热作。凡少阴病热,乃受累于相火,实非心家之过,而方其上热,必有下寒,以水火分离不交也。
见心家之热,当顾及肾家之寒,盖水火本交,彼此相交,则为一家,不交则离析分崩,逆为冰炭,究之火不胜水,则上热不敌下寒之剧,不问可知也。
血根于心而藏于肝,气根于肾而藏于肺。心火上热,则清心家之血;肾火下寒,则暖肾家之气。
故补肝之血则宜温,补心之血则宜清,补肺之气则宜凉,补肾之气则宜暖,此定法也”。
黄元御《四圣心源》解<太阴土论>云:“湿者,太阴土气之所化也。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人为脾。太阴以湿土主令,辛金(肺)从土而化湿;阳明以燥金主令(大肠为燥金),戊土从金而化燥(戊土即胃土也),己土之湿为本气(脾),戊土之燥为子气,故胃家之燥,不敌脾家之湿(子不敢逆母命),病则土燥者少,而土湿者多也。
太阴主升,己土升,则癸水与乙木皆升,土之所以升者,脾阳之发生也。阳虚则土实而不升,己土不升,则水木陷矣。火金在上,水木在下,火金降于戊土,水木升于己土,戊土不降,则火金上逆,己土不升,则水木下陷,其源总由于湿盛也。
阴易盛而阳易衰,故湿气恒长,而燥气恒消,阴盛则病,阳绝则死,理之至浅,未尝难知,后世庸愚,补阴助湿,泻火伐阳,病家无不夭枉于滋润,此古今之大祸也”。
黄元御《四圣心源》解<阳明燥金(燥土)论>云:“燥者,阳明金气之所化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人为大肠。阳明以燥金主令,胃土从令而化燥,太阴以湿土主令,肺金从令而化湿。胃土之燥,子气而非本气,子气不敌本气之旺,故阴盛之家,胃土恒湿。肺金之湿,母气而非本气,母气不敌本气之旺,故阳盛之家,肺金恒燥。
太阴性湿,阳明性燥,燥湿调停,在乎中气。中气旺则辛金化气于湿土,而肺不伤燥,戊土化气于燥金,而胃不伤湿;中气衰则阴阳不交,而燥湿偏见:湿胜其燥,则饮少而食减,溺涩而变黄;燥胜其湿,则疾饥而善渴,水利而便坚。
阴易进而阳易退,湿胜者常多,燥胜者常少,辛金化湿者十之八九,戊土化燥者百不二三。阳明虽燥,病则太阴每胜,而阳明每负。土燥而水亏者,伤寒阳明承气证外,绝无而仅有,是以仲景垂法,以少阴负趺阳者为顺,缘火盛则土燥,水胜则土湿,燥则克水,湿则反为水侮,水负则生,土负则死,故少阴宜负,而趺阳宜胜。以土能胜水,则中气不败,未有中气不败而人死者。
医家识燥湿之消长,则仲景堂奥,可阶而升矣”。
黄元御《四圣心源》<中气论>又云:“脾为己土,以太阴而主升;胃为戊土,以阳明而主降。升降之权,则在阴阳之交,是谓中气。胃主受盛,脾主消化,中气旺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水谷腐熟,精气滋生,所以无病。脾升则肾肝亦升,故水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故金火不滞。火降则水不下寒,水升则火不上热。平人下温而上清者,以中气之善运也。
中气衰则升降窒,肾水下寒则精病,心火上火而神病,肝木左郁而血病,肺金右滞而气病。神病则惊怯而不宁,精病则遗泄而不秘,血病则凝瘀而不流,四维之病,悉因于中气。中气者,和济水火之机,升降金木之轴,医书不解,滋阴泻火,伐削中气,故病不皆死,而药不一生。盖足太阴脾以湿土主令,足阳明胃从澡金化气,是以阳明之澡,不敌太阴之湿,及其病也,胃阳衰而脾阴旺,十人之中,湿居八九不止也。
胃主降浊,脾主升清,湿则中气不运,升降反作,清阳下陷,浊阴上逆,人之衰老病死,莫不出此。以故医家之药,首在中气,中气在二土之交,土生于火,而火死于水,火盛则土燥,水盛则土湿,泻水补火,扶阳抑阴,使中气轮转,清浊复位,却病延年之法,莫妙于此矣”。
二、个人体会
依照以上论据,我认为先天心肾为母,后天脾胃为子,君火生脾土,相火生胃土,君火为主,相火为辅,相火必须听令君火,君火煊耀,则相火潜伏而肾脏温,坎水上升而心脏凉。
凡阳盛健康之人,其手少阴丁火主令于上,则足少阴癸水不寒而温;阴盛衰弱之人,则足少阴盛水司气于下,而手少阴丁火亦将熄灭。
君主健强,则水火既济,内脏安谧;君主衰弱,则水火不济,内脏失调。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阴阳应象大论》云:“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李念莪注曰:“火都阳气也,天非此火(即日光),不能发育万物,人非此火(君火和相火),不能生养命根,是以物生必本于阳,但阳和之火则生物,亢烈之火则害物,故火太过则气反衰,火和平则气乃壮,壮火散气,故曰食气,少火生气,故云食火。”
又曰:“阳气者,身中温暖之气也。此气绝,则身冷而毙矣。运行三焦,熟腐水谷,畴非真火之功,是以内经谆谆反复,欲人善养此火,但少则壮,壮则衰,特须善为调剂。世之善用苦寒,好行疏伐者,讵非歧黄之罪人哉?”
张介宾亦持少火为生理之火,壮火为病理之火的观点,并且还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发挥,如《类经·阴阳类》云:“火,天地之阳气也。天非此火,不能生万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故万物之主,皆由阳气。但阳和之火则生物,亢烈之火反害物,故火太过则气反衰,火和平则气乃壮。壮火散气,故云食气,犹言火食此气也。……此虽承气味而言,然造化之道,少则壮,壮则衰,自是如此,不特专言气味者。”张氏从药食气味之火,推演到生理之火和病理之火,同时又结合万物造化之道来解释,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壮火食气……少火生气”,此句是对前句“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的进一步说明,即壮火之气衰的原因是壮火能销蚀、消散人体之气,少火之气壮的原因是气能从少火得到滋养,亦即少火能滋生人体之气。前一个“食”字,是销蚀的意思;后一个“食”字,是进食以得养之义。
由此可见,壮火乃邪火,而非真火也(如温病,暑病,瘟疫病,伤寒阳明白虎、承气证,湿热,阳燥症等之邪火)。少火乃心脏之君火,肾脏之命门火,乃少阳相火等,即真阳之火而非邪热壮火也。邪热之壮火,必须消灭,真阳之少火,则决不可损也。
凡心肾健旺之人,则消化力强,因少火生气,子食母乳,娘壮儿肥;心肾衰弱之人,则消化力弱,脾胃病较多,因少火弱,生气少,娘衰儿瘦,乳哺不足也。
因此,有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之义。
世之患脾胃病,消化不良,或上吐下泻,以及痞满肿胀等证,虽属于后天脾胃之疾,而先天心肾之衰弱,实为主要原因。如只重视后天之调理,忘却先天心肾之关系,徒治其末,忽略其本,病轻或有效,病重则无益而有损。
但是,如只重视先天心肾,而忘却后天脾胃,亦属片面看法。因中气如轴,四象如轮,可见其关系之密切。若只知后天,犹如有轴无轮,若只知先天,又如有轮无轴,均不可能成其为整个圆运动之作用矣。在先后天之统一体中,若无水火之升降,焉有四象如轮之旋转。
因此,君火旺,则相火从令而潜藏,蒸水化气而生津;君火弱,则相火违令而僭露,寒水泛滥而成灾。水底寒,则龙雷升,阴霾弥漫;水底温,则龙雷潜,天朗气清。易曰:“阳生阴长,阴长阳消。”“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即天地交泰,坎离相交,水火既济,万物皆春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李念莪注曰:“二者阴阳也,七损者阳消也,八益者阴长也,生从乎阳,阳惧其消也,杀从乎阴,阴惧其长也,能知七损八益,察其消长之机,用其扶抑之术,则阳常盛而阴不乘。二者可以调和,常体春夏之令,永获少壮康强,是真把握阴阳者矣。不知用此,则未央而衰。”
《中藏经》云:“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基,阴宜常损,阳宜常益,顺阳者生,顺阴者灭。”此数语亦可作七损八益之注。
陈修圆云:“金元四家,各执己见。刘河间书,虽偏苦寒,尚有见到之处;朱丹溪虽未究源头,却无支离之处;张子和则瑕瑜参半;最下是李东垣,树论以脾胃为本,立方以补中为先,燥烈劫阴,毫无法度。”此乃陈批评李东垣,只重视后天脾胃之中气,而忽视先天之元气,此种看法,颇有卓见。
兹引数方说明先后天之关系:
桂附理中汤:如久泻不愈,完谷不化,或久痢红白,并因此影响面足浮肿,或腹中鼓胀,食思精神缺乏者,服之颇效。缘此方是脾肾两补,先后天并固。方中理中汤温固脾胃之中气,肉桂强心,壮君火主令于上;附子固肾,温癸水补命门,扶少火而生气。故其效卓著。如独用理中汤,或四君子、六君子、归脾汤等,专补后天脾胃之中气,是否能制寒水补少火而使病痊洤愈,尚属疑问。
又如四逆汤与通脉四逆汤,均为姜附草三味药物,亦是先后天脾胃兼顾之方,能治几百种寒湿或虚寒大病,因病加减,应用无穷,不但奇效,且有起死回生,却病延年之功。此方以附子强心而暖肾水,回阳生津,而固肾气。干姜温胃土之降,甘草补脾土之升,升降自如,水火既济,故成为整个圆运动之动力。运动既圆,则邪去正复,回春而延年矣。
如将此方分成三个方剂,1.干姜附子汤,2.附子甘草汤,3.甘草干姜汤。各方亦是先后天并重,其变化治法,又有分别不同之义也。类此者太多,仅举一二方以为例。
以上三方之作用,均为扶阳抑阴,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补少火而生气,故为先后天并重之方。
至于大承气汤之作用,则为扶阴抑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泻壮火以免食气,亦为先后天并重之方也。证诸瘟疫病之阳明腑证,《伤寒论》阳明宜下证与三焦下证以及少阴三急下证等,均属于邪火内盛,亢阳灼阴,真阴涸竭,即为壮火食气之例子,苟不急欲扑灭此邪火,至将真阴灼尽,只有火而无水,孤阳不能独立,顷刻亡阴而死矣。在治疗上速用此汤急下,犹如釜底抽薪,承接真阴而制亢阳,其效昭著,而有起死回生之功。如以六味地黄汤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则犹杯水车薪,或用犀角地黄汤,犀角黄连汤清火解热,而不能下燥结,则难制阳光而泻壮火。
据余经验,以上各方,决不如大承气汤仅硝、黄、枳、朴四味之效高而准确。因方中大黄性味苦寒,清手少阴之火,下阳明之燥结而救真阴;芒硝性味咸寒,软坚润下,补足少阴之水,而润燥结;枳朴之苦降行滞,协助加强硝、黄急下之力。
因病加减,又可变出许多方剂,其下法自有不同也。此方如去芒硝,名小承气汤;去枳、朴加甘草,名调胃承气汤;去枳、朴加甘遂,名大陷胸汤。
又如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及厚朴大黄汤,三方均有枳实、厚朴、大黄三味药品,但因份量轻重不同,则下法又有差异。
小承气汤是下结粪,即荡实微和胃气而下小结,故以大君,气药为臣(大黄四两、厚朴二两,枳实三枚大者炮)。
厚朴三物汤是下气,意在行气,故以厚朴为君,泻药为臣(厚朴八两,大黄四两,枳实五枚)。
厚朴大黄汤是下水,系支饮停胸致胸中满,上焦不通之证,故用本方调上焦之气,使气行而水亦行也(厚朴一尺,大黄六两,枳实十四枚)。
三方药品虽同,而分两与主治不同,学者宜细心研究,前法是大补少火而生气,即虚则补其母之义;后法是大泻壮火以免食气,即实则泻其子之义。证状不同,法治悬殊,略述一二,聊供学习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