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许多学生的名字中都有生僻字,很多老师在拿到新一届的学生名单时,为了避免闹笑话,都要提前查字典核对读音。其实把生僻字用到名字中的事情古已有之,尤其是一些皇帝。现在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名字中带有生僻字的皇帝,你熟悉几个?
北周宣帝宇文赟(yūn),这个赟字是美好的意思,多用于名字。但是宇文赟的人生并不美好,确切的说,上天发给他的那手好牌,被他自己玩烂了。
他的父亲是北周武帝,这是公认的明君。他剪灭权臣、开展灭佛运动、消灭北齐、统一北方,是个雄才大略的君主。如此有利的局面若是放到有志青年手中,应该能完成一统天下的霸业,比如说后来的杨坚。但是宇文赟不是这样的人。他嫉恨父亲对自己过于严格的管教,父亲刚刚去世他就站在父亲的棺木前大骂,还宣布父亲的后宫就是自己的后宫。接着他又广纳美女入宫,后宫中五位皇后并立。政治上也是各种荒唐,甚至在21岁就当上太上皇,把皇位传给年仅6岁的儿子。北周在他的折腾下国力迅速衰落,他登基三年后,杨坚就篡权了。把一个强大的国家用三年时间折腾到灭国,这败家速度古今罕见。
唐懿宗李漼(cuǐ),唐朝第十七位皇帝。唐朝虽然安史之乱后再也没有恢复过元气,但从安史之乱到最后灭亡的时间里,还是有两段不错的光阴,它们分别是唐宪宗李纯开创的“元和中兴”以及唐宣宗李忱开创的“大中之治”,只可惜这两位皇帝都没有好的接班人,他们呕心沥血才取得的好局面,都随着他们的去世而烟消云散。
唐懿宗李漼接手的就是父亲唐宣宗李忱开创的“大中之治”,但是他没有握稳这颗接力棒。他是著名的无能昏君,不辨忠奸贪图享乐,劳民生财奉迎佛骨,只是在四月八日佛骨入京,他七月十九日就去世了,终年41岁。漼这个字有流泪的意思,不知道是不是冥冥之中的注定。漼之流泪,或许是唐末的千万百姓为自己的悲伤命运而哭泣。
唐僖宗李儇(xuān),这是唐朝的第十九位皇帝。儇的意思是轻浮,聪明而狡猾。总之,这并不是一个寓意好的字。李儇的父母给他取的名字是李俨,儇这个字,是他十二岁继位后改的。晚唐的朝廷可以说是宦官的天下,因此这个并不美好的名字,很有可能是宦官给他改的。这个名字生僻艰涩寓意也不好,恰如唐僖宗李儇的悲剧人生。他继位时唐朝已经回天无力,他又是个傀儡皇帝,朝政都被宦官把持。这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横征暴敛,地方军阀也只知道扩张势力不管百姓死活,朝廷与普通大众的矛盾越来越大,终于爆发了黄巢起义
面对来势汹汹的农民军,唐僖宗李儇匆忙跑到蜀地避难,一番辛苦后终于重返长安,可是盐池之争和襄王之乱接踵而来。连续的动乱让这个本就不强壮的皇帝更加孱弱,在27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再来看看宋朝。宋朝前几位皇帝大家耳熟能详,可你知道宋太宗赵光义,登基之后改名为赵炅了么?这个炅字,我还是因为主持人何炅才知道它的读音,日光、明亮的意思。赵光义给自己改了一个不错的名字。
宋神宗赵顼[xū],这个顼字也是绝对的生僻字。百家姓中有这个姓氏,还是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zhuān xū)帝的简称。但把这个字用到名字上,赵顼是有记载的开天辟地第一人,差不多,也是空前绝后了。
宋徽宗赵佶[jí],佶是壮健的样子。这个亡国之君无论是艺术上的天赋还是命运的悲惨都足以引起后世关注。他的身体,嗯,也称得上壮健吧。45岁被金军掳走北上,54岁在今天的黑龙江省依兰县去世。从河南开封市到黑龙江依兰县,从九五之尊到阶下囚, 他竟然以养尊处优之身在颠沛流离的苛待中又活了九年,若不是身强体壮,还真的不行。
宋孝宗赵昚(shèn),同“慎”。这是一个经历颇为传奇的皇帝。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若不是金军南下赵光义的子孙被掳走,赵构又没有继承人,只怕他终生都是一个放牛娃。命运之手让他的祖先从皇子皇孙的光环下抽离,却在兜兜转转之后,再次把宋朝的龙椅还给这一脉,或许,这就是因果循环。
赵昚被认为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他惩治贪腐,整顿吏治,作为宋朝官场特色之一的冗官在他手中都有所改善。官员的素质整体得到提升,百姓生活自然会得到改善。更难得的是他一直锐意收复中原,还平反岳飞冤案,这些事情在南宋的君主中都堪称“另类”。他被后世史学家称为宋朝“南渡诸帝之首”,是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
宋度宗赵禥(qí),这是一位在昏聩和好色方面独领风骚的皇帝。当时宋朝的老冤家金国已经不存在了,但是比金国更加强大的蒙元军队早已磨刀霍霍向猪羊,可是宋度宗完全不理会这些,他把朝政大事交给权臣贾似道打理,就是批示公文的工作也交给最宠幸的后妃处理。把自己的活儿都分出去后,宋度宗赵禥就在江南的烟雨画卷中纵情玩乐,直到去世。
最后我们说一下宋末三帝。这三位小皇帝是宋恭帝赵㬎(xiǎn),宋端宗赵昰(shì),宋末帝赵昺(bǐng)。这三位皇帝的人生与他们的名字一样坎坷。
宋恭帝赵㬎的父亲宋度宗赵禥沉迷酒色去世后,他在权臣贾似道的扶持下登基为帝,当时,只有四岁。这时元朝大军已经渡过长江逼近南宋都城临安,两年后临安被围,还不懂事的小皇帝赵㬎被太皇太后谢氏抱着出城投降。接着他被元军带到北京,忽必烈并没有屠杀宋朝皇室的意思,因此赵㬎的生命得以保全。十八岁的时候他被忽必烈送到西藏出家,34年后去世。不知他在西藏的土石寺院中是否会想起当年李煜的悲哀,又是否会念起,宋徽宗赵佶在北国的凄凉。
宋端宗赵昰是宋度宗的庶长子,刚刚提到的宋恭宗的长兄。临安被围、宋恭宗在太皇太后的怀抱中投降,他则在赵氏皇族和朝中重臣的带领下开始了逃亡之路。后来忠于宋朝的臣子在福州建立小朝廷,他被拥立为皇帝,当年只有七岁。这是的宋朝早就大势已去,面对元军的追击,赵昰在江万载、张世杰等人的保护下先后逃到南澳岛、香港的九龙城等地,还曾经被卷入海浪之中。虽说被江万载奋力救回,可这么小的一个孩子整日在担惊受怕中生活,惊病交加后不到十岁就去世了。
宋末帝赵昺是南宋的最后一个小皇帝,即便是风雨飘摇的小朝廷,在他这里,也走到了尽头。他是在宋端宗赵昰去世后被陆秀夫、张世杰、江钲拥立为皇帝的,在元军的步步紧逼下,他在继位的同一年就被走投无路的陆秀夫背着跳海身亡。十万军民投海殉国的悲壮一幕也在此刻上演。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帘外西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