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对压轴一词并不陌生,压轴常用于指最后一个出场的节目,往往是人们期待已久的重量级节目。然而“压轴”的本来面目并非我们所熟知的那样。那么,其最初到底指什么,它又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压轴一词最早源于戏曲,和折子戏有关,指折子戏的倒数第二个剧目。一般来说,压轴戏才是一场节目的大看点,也往往由台柱子和头牌出演。而最后一出戏,或倒数第一则指“大轴”。今天人们往往把“压轴”视为最后出场,倒数第一的意思,其实这是一个讹误。
在过去的第六版《新华字典》里就将“压轴”视为倒数第一的意思,比如一场晚会的最后一个节目,我们会称其为“压轴”节目。其实这个节目应该叫“大轴”,“大轴”也被称为送客戏。因为一场戏时间特别长,往往会有五六个小时,大多数观众是没有这么多耐心的,往往会在中场就早早离去。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戏班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将一出戏最精彩的部分放在倒数第二场上演,这样人们就能够耐心等到最后。其实,这也符合一般观众的心理,很多观众看表演节目就是奔着“压轴”节目去的,前面的不过是些铺垫。
再说说“大轴”吧,看过“压轴”大戏以后谁还会看呢?这时候就是曲终人散的时候了,也就是该送客的时候了。这时戏班就会安排表演一些技术性强的小型武打戏或趣味性浓的玩笑戏,让观众在这无足轻重的演出中逐渐散去,故有“送客戏”之称。
所幸的是,经过多年的修订,第八版的《新华字典》将“压轴”做了修订,改为倒数第二,并将“大轴”视为倒数第一。当然对这解释最为详细的当属《辞海》。如其认为:“压轴是戏曲术语。指一台折子戏演出中的倒数第二个剧目。由于最末一个剧目称大轴而得名。”以京剧为例,如果共有五出,则第一出叫作“开锣戏”,第二出名曰“早轴”,第三出称为“中轴”,第四出(倒数第二)则为“压轴”,第五出(最后一出)称作“大轴”。
这样,我们就彻底对“压轴”和“大轴”的问题厘清了,以后在用的时候就不会出现讹误了。因为真理毕竟是真理,它不是以人数的多少来决定的!
作者:东园公,鱼羊秘史签约作者。
版权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原创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