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放在最。先看一首清代《随园诗话》的作者袁枚依《平水韵》写下的题为《葴作诗者》之七律诗:
倚马休夸速藻佳,
相如终竟压邹枚。
物须见少方为贵,
诗到能迟转是才。
清角声高非易奏,
优昙花好不轻开。
须知极乐神仙境,
修炼多从苦处来。
袁枚的这首七律如依照当今普通话的语音来朗读,开头的两句便觉不押韵。如果依照《平水韵》的读音来朗读此诗,便觉基本上押韵。因此诗首句的韵脚"佳”是借用十灰的邻韵即九佳(音该gai)与其相押的。笫二句的韵脚"枚"(读音mei)依次与才、开、来相押,基本相协。
但是,凡学过古音韵学的人都知道,古人对声韵的要求特别严谨,这一点,通过等韵学可知。不像当今,只要语言文字的韵母相同,便可在诗中相押。这放在古代是绝对不行的。即在反切中,凡是存在介音即i或u的文字读音,与不存在介音的文字哪怕是韵母相同,也不能放在一个韵部里,因为虽然韵母相同,但有些字由于介音的存在,便在发音的粗与细、高与低等方面产生差别,必须通过"等韵”来区分。可见古人对音韵的严谨态度是非同一般的。既然如此,当细心的人们看到《平水韵》中的十灰部时,必然会感到有些字的读音并不十分相协。具体见下:
[上平]十灰:灰恢魁回徊洄迴槐枚梅媒煤瑰雷催摧堆陪杯醅推开哀埃台苔该才材财裁栽来莱哉灾猜胎腮孩崔裴培诙徘坏(平声)垓陔徕皑傀崃煨桅唉能茴偎酶隗聩嵬
上述十灰部中的文字古读音,关键的问题只在一个字,那就是"灰"字。如果灰的韵母在反切中是微韵,那么问题就来了,它与才台来等字的韵母即ai并不相押。如此以来,当我们朗读杜甫《登高》的前四句如: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如上所述,这首诗第二句的韵脚"回"与灰字的韵母都是微,但与其中的韵脚“哀”、"来”的韵母并不相同,所以读起来在音韵上并不相协。如果将韵脚中的"回"读作怀,就相协了。但是灰呢?问题依旧没有解决。其实,这也是我国的古韵学家最伤脑筋的事情。于是乎,人们纷纷查找资料,恨不得把历代方言全部搜罗在案。偏要找出“灰"字的古方音来。好在古音韵学者们苦苦深究发音,终于在撰写书稿时可以肯定地说,在唐、宋年代,"灰”的方言有若干种,其中就有[uai]韵!这就是说,"灰”字的韵母不但是微母,即读hui,也可依照唐、宋古方音读作huai。这就是说,当人们阅读古诗词时,如果在一首诗或词中遇到韵脚不协时,可以采用自己所知道的古方音来试读。因为原则上,古官音与古方音只要相协,完全可以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