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从延安迁至西柏坡,再从西柏坡移居北京城,有一文一武两套班子始终如影随形,须臾不离左右。
前者是新华社和中央政策研究室等部门,后者是指挥全军作战的军委作战部门。
他们就是毛泽东口中的“笔杆子、枪杆子”,毛主席幽默地说:这叫做“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毛主席在演讲中
在毛泽东主席这里,笔杆子与枪杆子一样重要,不分伯仲。
与中国历史上大多数开国皇帝大不一样,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指挥千军万马,自己却不曾开过一枪;
他一手创建了人民军队、亲手缔造了人民共和国,自己却坚决不当“大元帅”。
毛泽东不止一次对人说过,从握笔杆子到指挥枪杆子是他无奈的选择。
“我本来的理想是想做个教员或做个记者。”
然而,为了拯救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毛泽东被迫“逼上梁山”,最终拿起了枪杆子。
不过,毛泽东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笔杆子!
君不见,笔走龙蛇惊风雨,白纸黑字写春秋。
毛泽东那种洒脱、那种豪迈,溢于字表,穿透纸背,只有毛泽东这样的伟人才会有这等气派。
自古以来,中国都是个文章的国度,文章大家迭出不穷。
汉有司马,唐有韩柳,宋有东坡,清有康梁,群峰逶迤,比肩竞秀。
放眼近代,毛泽东的文章无疑是一座巍峨的、不可逾越的高峰。
让我们看看毛泽东的文章究竟有哪些过人之处。
毛泽东
首先,毛泽东的文章气势磅礴,读来令人酣畅淋漓。
一篇文章的气势如何,看似外在表现,实质上是作者内在气质的外放。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倘若没有文章之外的“内功”,作者不可能仅仅凭借“妙笔生花”就能够写出一篇震撼人心的大文章。
古今文章大家或为纯粹的文人,或为政治家。
前者往往“文情胜于理”,后者往往“文理胜于情”。
几乎没有哪个文章大家会像毛泽东这样“文理皆修、文理皆备”。
因此,你能在毛泽东的文章里感受到风云际会、群雄逐鹿,体味字里行间透露的来的排山倒海、摧枯拉朽之势。
让我们看看毛主席以下几段文字,领略一下他笔尖下的磅礴气势。
当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写道: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
“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什么是革命?如何进行革命?
当时,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正在摸索革命的道路,这是毛泽东在那个年代发出的振聋发聩之声。
抗日战争时期,当许多人对抗日前途苦闷、动摇时,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明白无误地指出:
“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就是我们的结论!”
在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上,毛泽东慷慨激昂道: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吧,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吧,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毛泽东以胜利者的姿态、时代巨人的口吻,道出了中国共产党改天换地的雄心壮志,言语中透露出无比的自信、自豪!
毛泽东
古今中外,没有哪一个文章大家有这样的气势!
要问毛泽东“气从何来”?
那是因为毛泽东有坚定的信念,有全身心社会实践的积累,因而有底气、有胆气,更有思想。
第二,毛泽东知识渊博、学贯中西,引经据典、信手拈来。
毛泽东从小便爱读书,从孔夫子、梁启超到马克思、拿破仑,从《三国演义》、《水浒传》到《西游记》、《聊斋志异》、《红楼梦》,毛泽东读书“多多益善”,涉猎甚广。
但是,毛泽东绝对不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
他对中国的典籍烂熟于心,他在文章里引经据典,却从不仅仅为了“据典”而“引经”。
为了让他的受众懂得自己的思想,毛泽东在他的文章中大量引用了中国人普遍熟悉的典故,甚至包括民间传说。
特别是,毛泽东通过中国化、通俗化的大量实践,让中国人民理解了原本“深奥”、读起来感觉“生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这是毛泽东的真“功夫”、大本事,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这样。
比如:
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毛泽东引用了司马迁的原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接下来,毛泽东笔锋一转,道出了这篇文章的主旨: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在毛泽东的笔下,司马迁的这句话有了新的含义,人们对这句话印象深刻,这句话也因此流传更广。
众所周知,革命战争年代有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我党、我军的大部分干部战士没有什么文化。
毛泽东却用自己的方式,让他们理解并接受了他的思想。
在毛泽东看来,《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这些文学作品可以是哲学教材,也可以是军事教材。
孙悟空一会儿被他比作智慧的化身,一会儿比作狡猾的敌人。
最后,毛泽东告诉大家:再狡猾的敌人也跑不出人民这个如来佛的手心。
许多老八路、新四军老战士都还记得当年我军的“三大法宝”:
唐僧的坚定不移,沙和尚的吃苦耐劳、孙悟空的灵活机动。
试想一下,如此重大的命题,这样严肃的话题,毛泽东就这样轻轻松松地说了出来。
因此,大家爱听毛泽东作报告,大家不会在会场打瞌睡,不会交头接耳开“小会”。
也就在这个时候,大家非常自然地理解、接受并记住了毛泽东的观点、想法或者要求。
是可谓“润物细无声”。
毛泽东
第三,有的时候,毛泽东的文章充满辛辣的讽刺,也有的时候,他的文章轻松、活泼,风趣、幽默。
比如,辽沈战役时,毛泽东在一篇文章里写道:
“蒋介石三至沈阳,救锦州,救长春,救廖兵团,并且决定了所谓“总退却”。”
“他看着失锦州,他看着失长春,现在他又看着廖兵团覆灭。”
“总之一条规则,蒋介石到什么地方,就是他的可耻事业的灭亡。
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不良现象,毛泽东也没有“笔下留情。”
比如,他讽刺党八股“像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
他怒斥有些人“一当官就摆架子,官话连篇,就是不会说别人听得懂的话。”
透过纸面,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毛泽东主席对敌人的辛辣讽刺、对不良倾向的深恶痛疾。
再来说说毛泽东的幽默。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在讲到文化的重要性时说:
“我们有两支军队,一支是朱(朱德)总司令的,一支是鲁(鲁迅)总司令的”。
这篇讲话稿在正式发表时改为“拿枪的军队” 和“文化的军队”。
就是用这样简单易懂的语言,毛泽东让大家知道了“文化”的分量。
尖锐的讽刺,毛泽东总能够抓住对方的痛点,嬉笑怒骂,讥讽调侃,直击要害;
轻松的幽默,毛泽东总是抓住事物的特点,三言两语,让你永志难忘。
毛泽东把“通俗”与“典雅”完美地结合到了一起。
他善于讲人民听得懂的话,讨厌“官话、套话、废话”,批评一些人“不会讲人话。”
毛泽东
什么叫“俗”?
什么叫“雅”?
有些人把老百姓的大白话叫作“俗”,把文绉绉的“官话”叫作“雅”。
在他们眼里,“俗”与“雅”似乎“水火不容”,它们之间完全是对立、相互矛盾的关系。
然而,毛泽东却打破了这个定律。
对“福利共产主义”是“一盘土豆烧牛肉的好菜”这样的谬论,毛泽东在诗中怒喝“不须放X!”。
面对美帝国主义的战争威胁,毛泽东说:
“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这是“大俗”,也是“大雅”。
“俗”在切中要害,且人人听得懂,想得明白;
“雅”字言之有理,且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毛泽东有许多“头衔”,但是,他首先是个满腹诗书、通古晓今的大文人。
写诗、写词、写赋、作对,毛泽东样样精通,几乎所有人都不怀疑他有“雅”的一面。
毛泽东同时又是一个从乡间成长起来的革命家,他始终愿意与老百姓在一起,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为了融入到老百姓之中去,早在红军时期,毛泽东就提倡“学习工农的语言,与工农交朋友。”
因此,你在他的文章里面可以看到清雅的“唐诗宋词”,也能看到农民常说的大白话。
他不止一次对干部们说:“讲话就是要让别人听得懂,否则都是废话、空话。”
比如:“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一起走这一条路。”
整句话没有任何华丽的修饰,“走到一起来了”、“一起走这一条路”,这些都是典型的老百姓语言。
诵读这样的句子,你会有这样一种感觉:
毛泽东似乎就在你的对面,正在与你推心置腹,促膝交谈。
而在另外一个场景,毛泽东的文章又典雅、严谨,字字句句都精雕细琢,经得起人们的推敲琢磨。
比如:“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还有一句闻名遐迩的名言: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
与地奋斗,其乐无穷;
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事实上,除了天、地、人,毛泽东还有一个斗争对象,那就是“文风”。
早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就领导发起了对“党八股”的口诛笔伐。
他给“党八股”列了八大罪状,批评它是不良党风的最后一个“防空洞”。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在批阅文章时写道:
“我们渐渐机关化了,文章中假、大、空的语言多了……”
毛泽东对这个现象非常反感,他曾经明确要求领导干部亲自写文章,不要秘书代劳。
他批评那些空洞的官样文字:
“讲了一万次了依然纹风不动,灵台如花岗之岩,笔下若玄冰之冻。”
“哪一年稍稍动一点,使读者感觉有些春意,因而免于早上天堂,略为延长一年、两年寿命呢?”
终其一生,毛泽东与“党八股”斗争了一辈子。
他不止一次批评一些干部“打官腔,摆官架子,好像已经不知道怎么样说人话了……”
毛泽东 周恩来
在大力倡导“转变文风”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静下心来研读一下毛主席的文章。
我们可以从中汲取营养,学会“与人民群众打交道”的基本功。
须知:
当年打天下,毛泽东靠的是枪杆子和笔杆子;
如今守江山,我们依然要一手拿枪,一手拿笔。
枪杆子、笔杆子,一个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