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笔笔不空,甚至是许多人名和地名,都被曹公赋予了深意,正所谓“甄士隐,贾雨村”云云,初读时往往很难发现,细细品味,方能窥破其中深意。
咱们就说几个比较有意思的地名,比如开篇第一回提到的十里街、仁清巷,这地名单看上去也比较文雅有趣。
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这十里街似乎是指这条街的总长度,或者是某地至此的距离。而仁清巷,大约是指此地仁和清明,民风淳朴,但脂砚斋批语却告诉我们,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
十里街谐音势利,仁清巷谐音人情,合起来说的就是当下的势利人情,用一句俗语概括就是“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从写作意图上来看,这也算是曹公破了题,因为红楼梦本就是人情小说。
红楼梦之后的许多故事,其实都是围绕着“势利”和“人情”这两个主题展开的,甄士隐资助贾雨村进京赶考是人情,封肃对甄士隐半哄半赚是势利,而贾府的那些奴仆都是一颗富贵心两只体面眼,这既是势利,也是人情。
再说那个智通寺的地名,这是贾雨村被革职后游览郊外春光时偶然遇到的一座荒凉古寺,这寺庙门巷倾颓,墙垣朽败,除了一个齿落舌钝的昏聩老僧,并没什么人。
这煮粥老僧所答非所问,又是个聋子,这样的行景跟“智通寺”这个庙名完全不搭边,可那庙门两边的对联却又有深意,这对联是“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按这对联的深意来理解,叫“智通寺”的确不为过。
何为智?何为通?脂砚斋批语说,是智者方能通。但谁又是智者呢?满眼火气的贾雨村?显然不是。正被声色货利所迷的王熙凤、贾宝玉一干人?显然也不是。
别小看这不起眼的智通寺,却是作者先为宁荣诸人乃至世人下一棒喝,只是这机关漏泄的太早了,彼时的众人,都还身处富贵场,心在红尘中,要么一心仕途功名,要么流连脂粉丛中,要么为情所困,要么贪财爱权,都还不谈不上智,更妄谈通了。
这处在第二回就出现的荒凉小境,其实完全可以挪到八十回后贾府败落时再出现,当众人历经一番炎凉世态后,也许才能真的做到智通。但曹公偏偏先写荒凉,先说智通,这笔力常人再想不到。
其实那个看上去既聋且昏的老僧,是个真正的智通之人。只是贾雨村这醉心于仕途之人,肉眼凡胎,满身火气,如何能参透其中玄机呢?
再说薛家母女客居贾府后所住的梨香院,这处所在颇有意思。原文说这梨香院是“当日荣公暮年养静之所,小小巧巧,约有十余间房屋。”
也就是说,这梨香院,最初是荣国公退休后养老的地方,可为什么叫梨香院呢?我们知道,贾府的老家在金陵,但宁荣二公因有战功,新皇登基后便有封爵,并在京城有了敕建府邸,贾府近支后世几代人,都居于此。
门子给贾雨村的护官符里也有提到:宁国、荣国二公之后,共二十房分。除宁、荣亲派八房在都外,现原籍住者十二房。那么对于晚年的荣国公来说,他会不会时常想起自己的老家金陵呢?所以这梨香院,谐音离乡远。这里面包含着暮年之时的荣国公对金陵老家的思念啊。
后来薛家三口被安排住在这里,其实也是一个意思,薛家为四大家族之一,而四大家族的老家都在金陵。薛公去世后,薛姨妈便带着一双儿女来到京城,说是送宝钗入宫待选,顺便照看都中生意,其实就是投靠亲戚来了。
后来薛家从梨香院搬了出来,这里又被安排给了贾府戏班的那些戏子居住,并“令教习在此教演女戏。”我们都知道,戏曲行当也被称作梨园,戏子又被称作梨园子弟,而梨香院之名正合了这戏曲行当。
为什么这一行叫梨园呢?梨园原是唐代都城长安的一个地名,因唐太宗李隆基在此地教演艺人,后来就与戏曲艺术联系在一起,成了戏曲界的代名词。
贾府戏班中的这些小戏子,都是贾蔷从江南采买来的,她们不只是在生活所迫下成了下九流的戏子,她们又何尝不是别了爷娘兄弟,远离故乡之人呢?
所以,无论是暮年静养在此的荣国公,还是来京投奔亲友的薛家,又或者是从江南采买来的一众戏子,在常年甚至终其一生远离故乡的背后,又何尝不是满腔的离乡之怨呢?
当然,红楼梦里类似这样别有深意的地名,俯拾皆是,除了智通寺,梨香院,还有兴隆街、平安州、花枝巷、天香楼等等,以后有时间,咱们继续说。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名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