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问一个路人哲学是什么,他的回答很可能是:这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高深往往意味着晦涩难解,这也让哲学被大多数人“打入冷宫”。在快消时代,不能在10分钟之内搞明白的事务,很容易会被人忽视。
然而哲学问题,不仅充斥在我们所有的生活场景中,而且懂点哲学的人,往往都思考更高效,也更难“被忽悠”。
我们与哲学的邂逅可以源自很多小事:
发现伴侣对自己撒了谎,从而思考道德的重要性;
职场中被不公正地对待,从而思考正义与公平;
亲人与死亡擦肩而过,从而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曾被某种幻觉或梦境支配,从而思考世界的真实性……
更直白地说,当我们开始思考或者与人交流这些问题时,我们就与哲学不期而遇了。哲学涉及的范围很广,今天我想仅仅从逻辑思维的角度,和大家聊聊沟通能力这件事,并且给大家一些实用的思考工具。
你会不会经常在微博被千里之外的人气个半死?
或者明明自己吃了亏,想与人争辩却不知不觉沦为道歉的一方?
你身边有没有人让你难受,在沟通过程中,总感觉“他说的仿佛很有道理但又好像哪里不对”……
在这些时候,哲学就能派上用场。因为对哲学家们而言,沟通与自证就是一种日常:他们向外传播自己的观点,与人争辩论证自己的主张,个中翘楚凭借只言片语就万世流芳。
为了避免自己和对方变成自说自话,哲学中早就确立了一套标准和范式,以确保逻辑演绎在形式上是有效的。例如三段论形式:因为钱在包中,包在袋中,所以钱在袋中。它构成了逻辑上的闭环,在形式上是正确的。
形式的正确性是沟通的第一前提。但生活中常见的无效沟通和低效思考,却不是简单的形式谬误,而是泛滥的“非形式”谬误(Common Informal Fallacies)。
下面,我就罗列一些常见的“非形式”谬误,看完后,你就能知道自己为何经常被气到“瘫痪”了。
只作断言所谓“断言”就是对观点的陈述,陈述本身不能等同于证明,被陈述了100遍的观点也不等于得到论证的观点。
当断言遭遇挑战的时候,就算是日常小事,也必须要被合理证明之后才具备可信度,否则就是无效的。
生活中我们经常遭遇断言,且往往是直斩人心的否定式断言:这个专业不受欢迎、这份工作没有前途、这方面你没有天赋……要知道,断言往往只是意气之谈。遇到只作断言的人,最好的破局方式就是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要听信。
循环论证有一种论证看起来像模像样,但实际上却是把需要论证的结论当做了前提。
循环论证往往由一个经过改装的结论组合而成,比如,假定你主张人人都应当是基督徒,理由是《圣经》是这样说的。
这对于基督徒来说的确是结论性的,但如果你试图说服的对象不信仰基督教,那么他也许同样不信《圣经》上的话,因此,诉诸《圣经》就是一种对成为基督徒的循环论证。
循环论证最大的伤害倒不是论题本身,而是它真的很浪费时间。
离题你一定见识过试图用离题打败对方的人,他对一种观点进行论证的方式就是提出别的东西,比如抛出一些统计图表、新奇概念、看不出关联的热点事件……总之,什么都谈了,就是不谈正题,这本质上是一种拖垮对方的技巧。
生活中最常见的离题往往是恶意的针对:人身攻击。围绕对方的外表、声誉、举止、智力、财产等发表诛心之论。
这种做法看似能够通过冒犯别人来占据上风,实则对自身损伤更大,因为这间接表明他们自身能力的不足。
结论含糊或变动最令人头痛的论证之一就是那种结论含糊或每一段文字的结论都在变动的情况,而在论证中不停地修正或变动结论不是严谨,而是思考不足的体现。
在沟通中如果不能明晰表达自身观点,就会令双方陷入“搞不清到底想说什么”的无效表达中。如果一个观点是经过充分思考的,那么它应当被清楚、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并得到坚持。
改变含义(偷换概念)有时候一则论证虽然看上去是有效的,但其实含有谬误,比如:
只要人们可以为自己打算,那么就是自由的。
监狱里的罪犯可以为自己打算。
因此,监狱里的罪犯是自由的。
之所以会得出这种悖谬的结论,就是因为“自由”一次的含义模糊不清。
他在第一句话中被限定指代一种心理的自由,但在第三句话中则指代身体的自由,这是通过偷换核心概念来改变论证结论。如果想要进行有效演绎,就要注意论证中的关键词是否自始至终保持一致。
伪问题有时,问题来自于问题本身。例如,“上帝能否创造一座连他自己也搬不动的山?”就被哲学家认为是一类典型的伪问题。它看上去十分深刻,但是由于它基于一些无意义的预设,因此最终是无法回答的。
这一问题预置了两个相互冲突的条件,同时对“上帝全能”和“上帝也不能”发问,正如问你“能否做到自身做不到的事”一样无意义。这类伪问题最终只会将人的思维引向死胡同中,因为它连出发点都是错误的。
不可靠的权威我们的大多数知识和意见都是来自于权威,特别是在这样一个高度技术化的复杂社会中,不诉诸权威是极其愚蠢的。我们可以问经济学家利率下跌会发生什么,而当我们问错了人,就会出现这种谬误。
例如:当利物浦主帅克洛普被记者问到关于新冠肺炎影响的问题时,他表示:“对这样一个严肃问题,应该让专业人士发表看法,而不是足球教练。”
这实在是一种清醒的态度,生活中我们时常遇到喜欢“指点江山”的成功人士,但在一个领域有所建树并不意味着他们在其他领域也同样如此。
滑坡隐喻“滑坡”隐喻是论证中较为常见的情形。所谓“滑坡”指一个打滑的斜坡,人一旦踏上去就会滑到底部。在政治上,这又被称为“寒蝉效应”(chilling effect)。
比如有人主张,任何形式的对自由言论的干涉,即使是禁止一个人在拥挤礼堂中喊“着火了”,都会导致自由言论最终消失。
但是禁止极端情况就一定会危及整体吗?滑坡隐喻会使我们认为存在这种不可避免性。例如,大量西方媒体对中国在疫情期间采取的非常规措施大惊小怪,主张这必然会损害公民权利从而招致反抗,而实际上这一切并未发生。
攻击稻草人拥有过硬论证能力的真实对手有时候是很难反驳的,因此,转而攻击一个假想敌实乃轻松之策。
例如,当一个人主张“人总能为自己找到出路”时,他想表达的是人总能找到某种应对困难处境的方式。而试图驳倒他的人则会立即解释为“一个人可以做成任何他想做的事”,比如扇动耳朵、飞到月球之类的。
这种行为就是“攻击稻草人”,当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亲切地称之为——“杠精”。
现在仔细想想,不论是在网络上被陌生人气到意识模糊,还是跟男女朋友争论时觉得“自己嘴笨”,大家的表达都跳不脱这些套路。
越早理解这些“非形式”谬误,就能越早识破生活中的逻辑漏洞,从而调整说辞实现高效沟通,避免很多麻烦事。
以上,理论内容引用自一本很好懂的哲学入门书:《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书中还讨论了很多我们关注的问题,比如自我、自由、道德、正义等。
如果你感觉看完今天的内容还不过瘾,不妨带着你的问题,到书中去找找答案。
《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第10版)》作者:罗伯特·所罗门 凯思林·希金斯
本书的目的就是引导读者进入真正思考的大门。罗伯特•所罗门教授尤以擅长授课和写作清晰流畅著称,他不像一般哲学导论著作那样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罗列哲学史上的一些观点,而是完全把读者当成一点都不了解哲学,从而按照一些大问题来组织材料,叙述生动,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为普通读者的考虑。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读者会自然而然地进入哲学的殿堂,在不知不觉中熟悉哲学史上一些最重要的观点,而且很可能会对许多问题重新进行审视,真正享受思考的乐趣。
哲学就是对智慧的爱。它是对价值重要性的坚持,是对完全陷入生活琐事而仅仅随波逐流的拒斥。我们渴望洞察,企盼理解,但我们的生活被常规攫住了,不时会被那些所谓的“消遣”或“娱乐”活动分神。我们失去的是思考的快乐、理解的挑战、灵感,以及哲学的慰藉。我们都是借着思想而生活的,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从事哲学,而在于是接受一种廉价的、没有挑战的替代品,还是试图进行真正的思考。
作者: 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