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志和的“桃花流水鳜鱼肥”,到苏轼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从《红楼梦》的雪天烤肉,到汪曾祺的高邮咸蛋,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而且珍藏了人们的记忆。美食的背后,或许是你日日思念的家人,或许是你回不去的故乡,又或许是一个家庭甚至一个民族流传百世的历史记忆。《南北鱼羊 : 美食历史的探寻》一书,是一部色香味俱全的饮食笔记,让我们随着作者的脚步与记忆,探寻食物背后,穿越时空的历史。
《南北鱼羊 : 美食历史的探寻》
LONG龙
HU虎
DOU斗
《南北鱼羊 : 美食历史的探寻》作者高维生是满族人,满族祖先生活在东北白山黑水,以渔猎、采集和游牧为生。山野养育他们的性情,促成饮食风格。满族的家常食物龙虎斗是作者对于祖母和母亲的记忆。小豆煮半熟,然后大米和高粱米再下锅,水开后拿笊篱捞出,回锅上屉蒸熟。大米是龙的象征,高粱米是虎的寓意,小豆的谐音为斗。三种粮食纠缠在一起,成为满族的美食龙虎斗。祖母在世时经常做龙虎斗,祖母去世后,龙虎斗改为母亲做,母亲是跟祖母学的,如今母亲已不在世了,吃满族传统饭食的次数减少了。作者说:“想念母亲在时做的龙虎斗,感觉她就在身边。”或许每每想起记忆中的美食,往往都是因为想念与美食相关的人吧!
WU乌
JIANG江
YU鱼
作者曾在乌江镇老桥头第一家“江龙饭店”品尝乌江鱼,选露天临江的座位,乌江在脚下流淌,一边吃鱼,一边欣赏江水。乌江在多年前可谓天险,每逢雨后,波浪又大又急。自乌江渡发电厂建成,截断乌江干流,乌江从此安静。乌江镇不仅是交通重镇,还是美食之乡。从古至今,乌江两岸的百姓食乌江鱼,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乌江鱼是用江中鲢鱼,加以辣椒烹制,鲜辣味美。乌江豆腐选择优质黄豆,经过一系列工序,加工而成。其特点滑嫩,入口即化。乌江鱼与乌江豆腐结合,创造出乌江豆腐鱼。乌江鱼作为乌江的特色美食,已经成了乌江的美食标签。你是否也会因为一样美食,想到一个充满回忆的远方?
JIAO饺
zi子
古时的饺子别名有扁食、娇耳、粉角、角子,传说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医圣张仲景所创。当时饺子并不是主食,张仲景用面皮包上祛寒的药材治病,治疗病人耳朵上的冻疮。北齐《颜氏家训》作者颜之推云:“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偃月即半月形,说的正是饺子的形状。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追忆北宋汴京繁盛,说起市场上有水晶角儿,煎角子,还有驼峰角子。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代已经出现,刘若愚《酌中志》记载明代宫廷正月初一五更起,“饮柏椒酒,吃水点心。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以卜一岁之吉。”这里说的点心,就是饺子。作者曾去过位于沈阳的老边饺子总店,一八二九年创始于沈阳的老边饺子是吉尼斯记录认证的世界历史最长的饺子馆。一九八一年,相声大师侯宝林来沈阳演出,吃过老边饺子后,题写“老边饺子,天下第一”。饺子从古时起源,经世代传承发扬,已成为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传统食物和中华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印记。可见美食确是“历史悠然间,斑驳岁月与顽强味觉的记忆”。
食物是历史的注脚,是文化的样本,
美食背后,是穿越时空的历史,
奇妙的文化史,
也许就浓缩在这小小的餐盘里,
让厚重的历史,变得有滋有味。
新书推荐
《南北鱼羊 : 美食历史的探寻》
作者简介
高维生,吉林人,满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记者。近年来致力于田野调查、民间口述史写作。
已出版《南甜北咸:人间至味是清欢》《老味道:亲吻味蕾里的乡愁》《粗茶淡饭:梅子金黄杏子肥》《悲情萧红》《小味道》《酒神的夜宴》《味觉谱》《孤独的八大山人》《浪漫沈从文》《触摸历史的细节》《才情梁实秋》《归去来兮陶渊明》《朱自清的背影》等及诗集《夜的大衣》,其中,《南甜北咸:人间至味是清欢》版权已输出欧洲及东南亚。主持《文学教育》新作快递,主编《大散文》《独立文丛》等书系。
内容简介
热爱美食,何尝不是一种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承载万千的美味,前世都有一方如画的风景。美食有记忆,通过其形象、创制和味道,从中提取历史的踪迹。对食物的品尝,唤起沉寂的记忆。从品尝到感受的过程,不仅是身体的享受,它亦提出问题,对食物进入深刻分析的追寻。
高维生新文人美食系列图书
《南甜北咸 : 人间至味是清欢》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一部关于美食田野调查的新人文美食作品。美食,是人们与生活的深情告白,亦为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老味道 : 亲吻味蕾里的乡愁》
内容简介
美食里蕴藏着家乡故事,美妙的人生况味蕴藏其中,味蕾与心灵,同觉芬芳。用福尔摩斯嘴巴,探寻老味道,与书一起做美食侦探!
《粗茶淡饭 梅子金黄杏子肥》
内容简介
高阶文艺吃货修炼手册,甜蜜缥缈的美食情思,治愈温暖的美食态度。大自然的食材,辗转万里,穿越人间烟火,留下风情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