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旅游 / 正文

雅俗之别(古琴与古筝古人为什么认为有雅俗之别)

时间:2022-03-30 23:45:09 浏览:44次 作者:用户投稿 【我要投诉/侵权/举报 删除信息】
前言

前几天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到了今天,有人创作格律诗词还在用已经不用了的古代词汇?

这个现象很普遍,这个问题也挺常见,和争论作诗是否用格律一样,代表了很多人的看法。

老街个人认识是,现代人作旧体诗没有什么功利心。至于用什么词汇和标准,完全是个人的自由,不必强求。

至于他人作诗用什么词汇,其实也不必理会,现在还有几个人真正去欣赏现代人作的旧体诗呢?

一、不古不用 刘禹锡不用糕字

说到用作诗用古代词汇,其实是一种传统,历朝历代的人,都会用到很多的古代词汇。

其中,刘禹锡就是几乎走火入魔的一位,他作诗,不古不用。

宋朝《邵氏闻见后录》记载:

梦得作诗欲用糕字,以五经中无之,辍不复为。宋子京以为不然。故子京《九日食糕有咏》云:刘郎不敢题糕字,虚负诗中一世豪。’

宋祁嘲笑中唐大诗人刘禹锡,原因就是刘禹锡作诗太讲究,不肯用俗字。

刘禹锡作诗的时候,需要用到“糕”这个字,但是他检查了一番,发现五经(《诗经》《尚书》《易经》《礼记》和《春秋》)中没有这个字。于是刘禹锡就放弃了,然后用其他的字代替。

这个故事,应该和题主的问题相吻合。

当然,宋祁的观点也值得尊重,更多的人作诗填词反映现实生活,因此会利用生活中的词汇。

宋祁(公元998年-公元1061年),字子京,人称红杏尚书,和欧阳修等人合修《新唐书》,是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词人。

宋祁和刘禹锡,虽然观点不同,但是两个人都是优秀的诗词大家。

雅俗之别

二、古代词汇与无一字无来历

苏门学士黄庭坚,在评价韩愈和杜甫时说:

"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人能为文章,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陈言..........《答洪驹父书》

杜甫作诗,韩愈作文,有很多作品有意“无一字无来处”。古人的传统写作就是如此,有来源的文字更有说服力,很多“陈言”代表一定的意义,因此诗词可以用极少的字,表达出更广阔的思想内容。

不过,韩杜二人,也未必有意做到所有的作品都是“无一字无来处”, 《唐宋诗醇》评价杜甫:

少陵所以独立千古者,不在有所本也。读书破万卷,偶拈来即是耳。诗三百篇岂必有所本哉。《唐宋诗醇》

读书多的人下笔成章,不必强行字字有出处,但是自然“拈来即是”。但是读书少的人,就做不到了。

对于现代人来说,我们学习的内容和古人大相径庭。让我们学着使用古人常用的词汇来创作,自然有一定的难度。甚至无意间做到”有来处“,可能自己还不知道。

所以,用古人词汇,其实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

雅俗之别

三、雅俗之别

古人作诗讲究文雅,避免流俗。所以刘禹锡用字有洁癖。但是,的确有些俚俗的生活词汇,不适于写入旧体诗词中,这不仅仅是现代人,古代人也是如此。

说起用字俚俗,柳永、黄庭坚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例如黄庭坚《归田乐引》:

对景还销瘦。被个人、把人调戏,我也心儿有。忆我又唤我,见我嗔我,天甚教人怎生受。看承幸厮勾。又是尊前眉峰皱。是人惊怪,冤我忒撋就。拼了又舍了,定是这回休了,及至相逢又依旧。

又例如柳永的《定风波》: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黄庭坚和柳永填词,有雅有俗。上面两首词,是其使用俚俗词语的代表。词中所用的俗字,其实就是生活中的语言,用在词中,未免觉得不庄重。

因此,晏殊就很瞧不上柳永,当面给他难堪。张舜民《画墁录》记载:

柳三变既以词忤仁宗,吏部不敢改官,三变不能堪,诣政府。晏公曰:“贤俊作曲子么?”三变曰:“只如相公亦作曲子。”公曰:“殊虽作曲子,不曾道:‘针线慵拈伴伊坐。’”柳遂退。

这并不是说用当时的现代语言不好,苏轼就认为街谈市语皆可入诗,朱弁《风月堂诗话》中说道:

……有可以入诗者,有不可以入诗者,惟东坡全不拣择,入手便用,如街谈巷说,鄙俚之言,一经坡手,似神仙点瓦砾为黄金,自有妙处”。

苏轼和柳永的故事,可以看出,现代生活语言当然可以写入诗词中,刘禹锡不愿意写,不代表其他人不愿意写。

用古代词汇也好,用现代词汇也好,都不影响他们称为一代名家。

雅俗之别

四、现代词语入诗

现代词语入诗当然没有问题,无论用什么词语,一定要分清什么是雅,什么是俗。作诗填词,以雅为上。

诗词讲究文雅,例如刘禹锡那样,用《五经》中的词语是方法之一。现代生活中的语言词汇,当然也可以用,不过“点瓦砾为黄金”,还是需要作者用心选择和点化 。

雅俗之别,并不代表古代词语一定文雅,现代词语就一定低俗。

白居易作诗喜欢老妪能解,当然要用老妇人明白的语言词汇。这就是”与时俱进“的例子。

不过,旧体诗以文言形式为主,五四以后,我们诗文的词汇与语言和之前的形式大相径庭,甚至是革命性的变化。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现代诗的出现。

老街个人感觉,现代词汇出现在现代诗中,古典一些词语出现在旧体诗词形式中,阅读起来更加舒适。假如反过来,欣赏的时候总归有些别扭。

学习旧体诗和学习传统书法类似,临帖是基础的模仿,要先学些古人的技法,使用古人的词汇。等到自己可以融会贯通以后,再尝试自己的创作风格。

雅俗之别

结束语

说了那么多,其实作诗也不必强求太多。自己喜欢就好,喜欢古体就古体,喜欢近体就近体,喜欢古韵就古韵,喜欢新韵就新韵。

同样,关于词汇的使用,喜欢现代就现代,喜欢古代就古体。

反正是自娱自乐。

@老街味道

从诗词中的镇江,了解润扬大桥,为何不叫镇扬大桥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因此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5304928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