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英雄”叶熙不愿多回想地震的场景,但有些画面挥之不去。
在都江堰,他和战友们轮班奋战36个小时,成功救出怀胎9月的孕妇张晓燕和她的母亲。“那36个小时一直都绷着,甚至不敢坐,生怕自己再起不来了。”所幸,6月20日,张晓燕的女儿呱呱落地。
地震发生那一刻,时任成都消防支队花牌坊中队指导员的叶熙正在老家什邡休假,筹备自己的婚礼。地震刚停,通讯中断,叶熙第一个想法就是“归队”:“发生这么大灾难,我们肯定要参与救援。我是指导员,不能缺席。”
告别未婚妻和家人,他当天傍晚赶回队里。甫一归队就接到命令:迅速调集两台车和两个班12人,赴都江堰抢险救援。
从成都到都江堰的一路上,叶熙看到因地震变得高低落差的公路,远处的山体像被利斧砍过。两个多小时后,叶熙和战友抵达都江堰城区,天已全黑。
“整个主城区都断电了,天还落雨。”叶熙看到,大片的建筑物东歪西倒,平整的道路满是裂痕,瓦砾中不断传来呼救声……叶熙说,当时“什么都来不及想”,只想赶紧救人,“能救一个是一个”。
5月13日一早,电力、通讯逐步恢复,都江堰救援现场临时指挥部成立。叶熙的队伍又接到一项救援任务:救助一名怀孕9个月的孕妇和她母亲。
张晓燕被困现场(图片来源:新华社)
赶到现场,面前是一座原本七层高的楼房,现在二层以上的楼体整体“坐”下来,将原本的二层压扁,仅剩几十厘米——被困人员就夹在这几十厘米的空间里。“我们跟救援对象距离很近,可以对话,还能看到彼此,可就是没办法把人救出来。”叶熙回忆,一根垮塌的钢筋混凝土横梁,成了救援的最大障碍。
叶熙一边救援,一边与被困者对话。被困的孕妇叫张晓燕,地震发生时正和母亲在家里休息。当时她们曾尝试着往外跑,但大门变形出不去,只能跪在两张床的缝隙间。
条件有限,叶熙现场征用了一台挖掘机,让消防员坐在斗里抬升至二楼。消防员钻进夹缝,躺在里面,拿凿子、锤子一点一点凿出缝隙,“一旦发生余震继续垮塌,救援人员还有机会往外一滚,躲回挖掘机的斗里”。
在救援的前20个小时,叶熙和战友6个人,轮流躺进去凿,每半小时换个人。轮换下来的人还得在旁做安全警戒,观察建筑是否有二次垮塌风险。
从5月13日中午进入救援现场,救援人员没人休息过。叶熙记得有个入伍不久的年轻队员才19岁,“我上去换他的时候,他几乎睡着了,但手还在凿动……到最后大家就是靠意志在坚持”。回忆当时连续一天一夜没有合眼,叶熙说那是“一种麻木的感觉”,“根本不敢坐,生怕自己起不来,就得一直绷着。”
好在随后驰援而来的山东消防接力援助,附近的群众也在想办法、提供支援。“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当时一个在附近经营五金百货的小伙子提议,可以先拿氧焊喷头加热混凝土再用冷水浇,降低坚固程度。叶熙跟战友们现场实验觉得可行,立即改进了方法。
受困第三天,张晓燕的精神状态明显不好了。“我们不会放弃的,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把你们救出来!”队员不断安慰她,塞进鸡蛋、牛奶,帮她补充体力,终于帮她坚持到被成功解救那一刻。
张晓燕被成功救出的一刻
当天晚上,叶熙第一次合眼睡了一会,就在消防车的车顶。
“根本没有时间去犹豫,因为鲜活的生命就在你面前,等待你的救助。对一名党员、一个消防员来说,责任担当是融入血液的,救人就是最本能的反应。”身为指导员,叶熙还要照顾好队里的年轻队员。令他骄傲的是,没有一个队员打退堂鼓,“大家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了,哪怕是眼神和表情中,都没有流露过犹豫和害怕”。
5月19日,叶熙和战友们完成救援任务,成功救出14人。
离开都江堰回到成都,叶熙跟父母、未婚妻通上电话,才知道什邡也是这次地震极重受灾地区之一。“好在家里在主城区,家人都还安全。”
2009年,叶熙与张晓燕重逢
2008年6月18日,张晓燕在乌鲁木齐生下女儿,小名叫“潘小爱”,谐音“消防的爱”。叶熙因此多了个干女儿,每到中秋、国庆、春节这样的节日,张晓燕夫妻就带着女儿从都江堰来看叶熙。
叶熙脑海中时常闪回这个画面——13年前出发前往都江堰救援的路上,有很多市民自发赶往灾区送物资、参与志愿活动,车流拥挤,但当消防车开过,所有车都自动让出了一条路。“这让我坚信无论多大的灾难,都打不垮伟大的中国人民。”
链接
成都公安消防支队即“成都119”是全国最早开展抢险救援、为民解困的消防部队之一。在汶川特大地震面前,成都市公安消防支队是重灾区都江堰市第一支成建制到达现场并展开救援的部队。参战官兵激战九昼夜,成功疏散转移受灾群众13252人,营救高楼围困和被埋压人员2766人,其中生还者945名。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简工博 题图来源:王清彬 摄
题图说明:成都市消防救援支队武侯区消防救援大队教导员叶熙来源:作者:邬林桦 房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