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最近一段时间,无论是新疆、香港、台湾等涉及中国内政的问题,还是《海警法》的出台、钓鱼岛海域巡航等涉及中国主权的问题,日本的声音在国际舆论场上显得尤其刺耳。
安倍晋三执政后期,中日关系通过高层互访等方式逐渐回到正轨。两国关系相向而行,两国舆论对彼此的好感度理应水涨船高。然而,现实却呈现反差,而且这种反差在疫情之后被越拉越大。“北京-东京论坛”去年底进行的舆论调查显示,日本民众对华好感度降到10%的新低。究其原因,日本媒体在涉华舆论的偏向性报道难辞其咎。除此之外,更本质的一个问题在于近些年日本政坛的整体右倾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涉华“寒蝉效应”。
寒蝉效应是指公共舆论中的团体、组织或个人因为惧怕发言导致的政治、社会、经济后果而选择不发表言论的现象,就如同蝉在寒冷天气中噤声一般。日本的涉华寒蝉效应最早发生在学术界,然后影响到媒体界,再波及到政界。过去声势浩大的日中友好议员联盟等政治团体的声音逐渐微弱,政治家一旦发出中日友好的声音,抑或对中日关系说两句公道话,就可能被贴上“亲华”“媚华”的标签。
必须承认,中日两国存在社会制度的差异,同时在历史认识、领土争端等问题上多有龃龉,这让两国关系的结构性矛盾固化,这些都是日本涉华寒蝉效应产生的重要背景。
自民党的长期右倾化也不容忽视。自民党在2009年失去政权之后,为了同执政的民主党相区别,在政策纲领上朝着右倾化的方向大幅迈进。2010年钓鱼岛海域附近发生中日撞船事件后,在野的自民党拿钓鱼岛问题大做文章,在攻击中国的同时强化日本政治军事大国化的主张。2012年,安倍晋三再次出任首相后,在执政的前半段施行对华强硬政策,就与自民党的右倾化密切相关。
同时,自民党内“保守本流”的势力逐渐式微。如果说右倾化是自民党重新掌权的权宜之计的话,那么自民党内部“保守本流”势力的衰弱,则已经是不可逆的事实。“保守本流”曾经是冷战期间日本自民党内最大的政治势力,在对华政策上也多以友好、合作为基轴。随着冷战后国际形势和日本政治力学的变化,“保守本流”势力逐渐式微,对华立场相对强硬的政治家开始主导日本政治进程,这导致“友华派”政治家在涉华问题上难以形成合力,以致逐渐丧失主导权。
还有选票因素,“抗中”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选票。自2001年小泉纯一郎执政之后,民粹主义在日本甚嚣尘上,“抗中”成为低成本赢得选民支持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中日之间存在历史认知以及领土问题等的认识分歧,这些分歧容易被利用来服务于政治家以及政党的竞选策略。当前,日本自民党政府在应对新冠疫情、经济复苏等方面乏善可陈,计划在今年10月之前举行的众议院大选又迫在眉睫,自民党祭出对华强硬的大旗或许可以快速收割选票。从这个角度来看,中日关系短期内缓和的可能性不大。
如此一来,“抗中”成为日本政界的潜在“共识”,过去理性、客观评价中国的声音则湮没于“抗中”的“政治正确”中。当然,笔者并不认为日本社会整体已经进入右倾化,日本国内仍然有大量友华的声音,只是大都被掌握“抗中”话语权的政治家们埋没。有一种声音最近在日本频繁出现,那就是“政治上批评中国不影响经济上从中国获益”。如果日本一直以这种“政经分离”的思维来看待中国,迟早会吃到苦头。(作者是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