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吃飞禽一口,不吃走兽半斤”,相信很多人对这“一口、半斤”,所指的是啥?都会理解错了。几乎全都认为是:宁可吃飞禽身上的一口肉,因为飞禽肉鲜美;而不去吃走兽身上的半斤肉,因为走兽的肉不如飞禽肉好吃。这样的理解只能说符合现代人的想法,却不是古人说出这句话的初衷。如果你真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就请你耐心把文章看完,因为想解释清楚,必须把话说明白,所以不是一言半语就让大家心服口服的。
众所周知,飞禽指的是天上飞的鸟类,而走兽指的就是地上跑的动物。而很多人有所不知的是,古人对吃很讲究,这是因为我们的祖先深受仁义道德约束,特别讲究气节,所以有些东西就是饿死也不吃。甚至是拒绝态度不友好的馈赠,比如“君子不吃嗟来之食”等等,这充分说明了古人对吃特别讲究。
这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比如家喻户晓的经典名著《西游记》,很多人都不知道那么多的“妖精”,为什么都想吃唐僧肉?为啥不吃其他人呢?表面上说为了长生不老,其实引申着深刻的含义。因为唐僧特别善良,属于非常稀缺的那类人,而古人说善人长寿,所以妖魔鬼怪想走捷径,意思是吃了唐僧肉比做个善人省事,结果是丢了自己性命。
如果你还没明白,那么先考虑一下为什么那么多女妖精,都想和唐僧成亲?这些女妖精神通广大,想抓来什么样的美男子,是不是都可以垂手可得?那么为什么偏偏对唐僧各个都情有独钟呢?就是因为唐僧特别善良,所以是世上的真品。
我们再往深了分析一下,女儿国的女国王才貌双全,想要什么样的男人,可以说所有的男人都会趋之如骛。可是她却对唐僧,特别的情有独钟,因此才显得纤柔百态,这到底又是为什么?因为古文化崇尚仁义道德,和唐僧这样的人一起生活,会妙不可言,如果那时候的人迷恋钱财,就不会有这部千古名著。
上面举这个例子,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说明古人对吃非常注重,上面的故事和本文所要讲的“一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为了吃的“仁义”。当然我们想透彻了解,首先就要知道这个“一口”指的是什么?很多人都认为是飞禽身上的肉,那就大错特错了。
“宁吃飞禽一口”中的“一口”,指的的是各种鸟类的心脏。我们都知道古人常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说明鸟的心虽然长得小,但是心胸特别宽广,甚至理想远大,总想着在蓝天白云下自由飞翔。所以古人认为,吃鸟类的心脏虽然只有“一口”,但是可以增长自己的雄心壮志,像鸟一样聪明飞得更高!
看到这里的时候,是不是也体会到了,古人的吃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用来体现就是“宁吃飞禽一口”,在文学作品中想说明,就是巨著《西游记》中的唐僧。
而“不吃走兽半斤”,我所听到的也是让人啼笑皆非的解释。就是宁可吃天上飞鸟身上的一口肉,也不吃地上跑的动物半斤肉,言下之意就是动物的半斤肉,不如天上飞禽的一口肉更加鲜美可口。
其实这是错误的理解,这里所说的“不吃走兽半斤”,是指动物狗和狼身上的器官,也就是狼的心脏和狗的肺子。
大家都知道狼是喂不熟的,即使是你天天喂给它食物,不知道啥时候它也会咬你。因为狼这种动物生性多疑、残忍暴孽,它时时刻刻都有防范意识,会突然误解而攻击别人。所以古人说狼的心很坏,并且交不透,当然就不会有人吃这个恶心的东西,因此在吃狼的时候都是把狼的心扔掉。
狗虽然对主人忠诚,但是遇到陌生人,总是不停地叫唤,让大家感到很厌烦,因此狗的肺子也让古人讨厌。在吃狗肉的时候,都是把狗的肺子扔掉,没有人会吃它。而狗肺和狼的心都不重,所以古人称它们是“半斤”,从此民间就有了“不吃走兽半斤”之说。
后来人们形容坏人,都把他们说成是“狼心狗肺”之徒,当然这对于古人中的那些文人雅士们,这些都是避之所不及的肉食,当然他们不会食用了。因为古代文人,把气节看得甚至比生命更重要,所以对于吃,也是一种文化底蕴和信仰的体现,因此他们会特别挑剔。
即使是现在的人,一些家长也不会给自己的孩子吃这两种食品,甚至其他动物的心和肺子也不吃,特别是猪的心肺更是如此,谁希望自己的孩子“没心没肺”呢?像猪一样只知道吃饱喝足,最后长胖了被人吃掉。
这就是“宁吃飞禽一口,不吃走兽半斤”,这句话中“一口和半斤”所代表的东西,那就是飞禽的心脏和动物的心肺。不知道被多少人误解了古人的想法,究其原因,就是现代有些地区的人什么都想吃,由于有钱,吃遍了天下各种各样的美味,所以是猎奇的心理,才对古人的说法误解。
如果知道了古代文人墨客,都是特别崇尚些什么,就不难理解这句话了。当然现在的一些雅士也不是什么都吃,更不会胡吃海塞,毕竟老祖宗留下的吃文化,礼仪之邦的传统,对那些书香门第还是影响颇深啊!很多人在吃食物的时候,都会显得非常的斯文。
点进文章的朋友们,对于“宁吃飞禽一口,不吃走兽半斤”,这句话里的“一口、半斤”所指的是什么?这回能够了解了吧!也真诚希望理解能力差的朋友,重新多看几遍文章,不要囫囵吞枣似的看一下,就去当“键盘侠”,把老祖宗留下的美好文化在你口中亵渎,这是不是非常不好的表现啊!如果你有不同的见解,当然欢迎说出你的看法,让我们大家一起理性的讨论一下,在交流中学到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