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旅游 / 正文

已然(已然到来)

时间:2022-04-02 17:55:26 浏览:45次 作者:用户投稿 【我要投诉/侵权/举报 删除信息】

大家差不多都知道过去两年里股市有多么火爆。很多公司本来距离 IPO 还差一点儿,却又不想要错过这个黄金上市时期,于是转而采用了“特殊目的收购公司” SPAC 的方式进行上市。

SPAC 就是把所谓的借壳上市反过来,由出资方出钱组建一个强大的管理团队,注册一家空壳公司,路演募集更多资金,完成上市,然后再去收购那些上市艰难的公司。正因为此,SPAC 也被戏称为“空头支票公司”、“后门上市”、“金融盲盒”……

SPAC 是最近几年美股市场最受欢迎的金融创新工具。据统计,2019年平均每4个美股 IPO 中就有一家 SPAC 公司;仅2020年前八个月就有79家 SPAC 公司上市,总募资额高达322亿美元,平均规模4亿美元;去年全年共有241家公司通过 SPAC 上市,仅一年内就筹集820亿美元的资金,甚至超过了之前 SPAC 募资的历年总额。

然而,这个新概念才火了没到两年,新的数据统计就发现,SPAC 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非常之差,基本已经有了全线大溃败的势头……

股价悉数暴跌,SPAC 全线溃败

创投数据库 Crunchbase 旗下的新闻部门最近统计了大批今年美股 SPAC 型上市公司的交易表现,发现绝大部分公司股价远低于其高位。

多家来自于保险、新媒体、自动驾驶、母婴等之前非常热门的投资领域的公司,今年通过 SPAC 途径上市后很快就股价暴跌。一些在硅谷耳熟能详的公司,比如新媒体巨头 BuzzFeed、共享办公巨头 WeWork、交通保险公司 Metromile、东南亚本地生活巨头 Grab 等,其股票表现非常低迷,市值蒸发严重。

以下是排名“前列”,也即表现最差的几家公司:

1/ Metromile

和其它绝大多数交通保险公司都不一样,Metromile 采用的不是评估式的月费模式,而是固定地按每月行驶英里数向车主收费。这家保险创业公司的风投融资规模达到2.9亿美元,并在今年2月同另一家 SPAC 公司完成并购的过程中再获2亿美元融资,实现上市。

然而自从并购以来,其股价再也没有超过 IPO 几天后$20.4的高位。目前 Metromile 股价跌至$2.11,市值仅2.63亿美元,公司价值几乎蒸发殆尽……好在,前不久另一家保险创业公司 Lemonade 计划投资5亿美元收购 Metromile,只是看着 Metromile 今天这样子,不知道这“计划”最后能不能走通。

值得一提的是,Metromile 的 SPAC 并购公司,背后就是被称为 “SPAC 之王” 的 Chamath Palihapitiya.

已然

Palihapitiya是 Facebook 早期员工,后改行风投创办了 Social Capital,是 Palantir、Slack、Box、SurveyMonkey 等公司的投资人。

他涉足 SPAC 的第一笔交易,对象就是维珍银河,也是一次非常成功的 SPAC 收购。于是他在2018年全面停掉了 VC 业务,决定“all in on SPAC”。现在Palihapitiya 已经摇身一变成了传统 VC 模式的批评者,说做 VC 还要跟 LP(有限合伙人,也即 VC 基金的出资者)打交道太累,SPAC 架构更好管理。

这几年由他操刀和参与的 SPAC 交易,没有上百次也有几十次了……然而,Metromile 并不是他唯一的失败。

2/ BuzzFeed

新媒体领域,BuzzFeed 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家已经存续了超过15年的新媒体品牌,一度是整个行业的龙头和投资方追逐角力的对象。在其鼎盛时期,多名来自《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彭博社等传统媒体巨头的顶级记者,不惜调整自己的报道方式,贴合 BuzzFeed 读者的偏好,也要加入这家冉冉升起的新媒体新星……

然而在过去几年里,BuzzFeed 经历了裁员、写手工会纠纷、被 Facebook 视频平台数据造假欺骗等惨痛事件,境况大不如前,一度估值缩水、融资困难。还好,在创立15年后,BuzzFeed 终于在本月和 SPAC 公司完成并购——虽然融资额只有1600万美元,远未达到其之前 IPO 计划中的2.5亿美元水平,至少 BuzzFeed 实现了上市,让创始投资者终于有机会套现了。

然而就在12月6日上市后,BuzzFeed 的情况急转直下,上市首日股价就大跌11,随后继续急速暴跌,目前至$5.54,和高位相比直接缩水了四成……

下图是 BuzzFeed 上市时的员工在时代广场庆祝的盛况。背景里有张告示,上面写的是“Glad we didn't Sell to...”大意就是“幸好我们坚持下来没卖(给华尔街)”。

这些员工现在可能巴不得在过去15年里的任何一个时间点套现离场吧……

已然

3/ Clover Health

Clover Health 总部位于田纳西州纳什维尔,专门为老龄人口提供医保服务。该公司总计完成了超过9亿美元的风投融资,然而在上市前临门一脚的时候遭遇了新冠疫情,损失惨重,于是转身寻求 SPAC 途径上市。

这家公司被刚才提到的 “SPAC 之王” Chamath Palihapitiya 选中,在去年年底完成了交易。其股价在今年夏天一度达到了22美元的高位。然而,还未等到套现解锁,股价就开始疯狂下跌,到今天只剩 3.89美元……

问题可能出在了这家公司的运营和资产管理方面:其财报显示,公司在第三季度的的医疗保险成本比例 (Medical Cost Ratio, MCR) 高达102.5%,较去年同期的86.7%有显著提升。一般来说,MCR 超过100%,意味着公司运营医疗保险业务的成本超过了其能够从医保消费者手中收到的保费……很明显出了大问题。

除了前文提到的 WeWork、Grab,以及刚才列举的公司之外,其它股票表现较差的 SPAC 上市公司,还有电动汽车公司 Xos 和法拉第未来、母婴产品公司 Owlet、玻璃技术公司 View、在线心理咨询平台 Talkspace、在线医疗公司 Babylon Health 等——这些公司,曾经在自己领域都是龙头级别的公司,然而走了 SPAC 上市这条路,似乎并没有延续他们各自的光辉。

SPAC 的画皮终于撕破了

对于通过正常上市途径的公司来说,股市有涨有跌都是正常的。然而 SPAC 就不一样了。

SPAC 管理团队吸引到外部投资者,就是靠着团队在路演的时候吹自己有多厉害,外部投资者投钱进来能赚多少。

而实际上,SPAC 的交易架构决定了,只要空壳公司收购了标的物,之后不论结果如何,出资方和管理团队都能通过干股份额提高和工资等方式,获得稳定的收入。

在去年的一篇文章里,硅星人总结过,在不同的情况下,SPAC 的各参与方赚钱的方式:

好的情况:成功收购,股价上涨,各参与方都能不同程度赚到钱。出资方持有的 SPAC 股份从上市时的空壳 5%,提升到收购完成后的新公司的 20%,这部分称为干股SPAC IPO 的承销商能拿到 5-6%的承销商费用,管理团队能够拿到几个百分点作为工资,外部投资者套现,标的物也能实现上市的各种目的;坏的情况:成功收购,股价表现差。管理团队仍能从出资方那里拿到工资,承销商仍能拿到2-3%的费用,出资方支付管理团队工资和承销商费用,但因股权提高套现仍能赚钱,由于回报和股价直接关联,主要亏的是外部投资者……未能在限时内完成收购外部投资者和出资方都可以赎回资金,管理团队未完成任务,拿不到工资……

特别是第三条,有些 SPAC 空壳公司找不到合适的收购对象,也会退而求其次,找个非专业领域的公司,甚至随便找家公司收购——这么做都是为了避免出资方亏损。

因为说到底,SPAC 存在的目的,对于其发起方,也即出资方和管理团队这一边来说,就是稳赚不亏,空手套白狼。

无论股价最后如何下跌,亏得只有在路演阶段加入的外部投资者,以及被收购的标的物公司。

在古典的定义中,一家公司到了足够成熟的时候才会上市,因为上市意味着这家公司已经非常能赚钱了,持股的投资人可以开始套现了;

而后来,科技股打破了这一现状,让“连年亏损照样上市”在今天已经成为了一种投资者可以普遍接受的共识。

而 SPAC 让人们对于上市公司的期待又朝着更加更加不确定的方向推进了一大步。

因为 SPAC IPO 从根本上就是一张空头支票,其路演也是真正的“PPT 路演”,散户投资者完全看不到货,交钱处于对卖方的信任,相信管理团队的才能,能够找到优秀的收购标的物,然后将其带离险境,给所有人都赚钱。

毫无疑问,SPAC 是完完全全的,由内幕人士主导,利用信息不对等,制定游戏规则,从而进行纯粹的套利行为的新玩法。过去一年里,它已然成为一种新的金融创(欺)新(诈)工具,和擅长 PPT 的可疑公司寻求上市的快车道。

比如,仅在“新造车”领域,就有 Nikola、Lordstown Motors、法拉第未来等多家实际业务和其营销、公关、宣传不相符的电动车公司,在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里,纷纷通过 SPAC 完成上市洗白。

已然

Capital Capable media 创始人 Brian Dechesare 如此评价:SPAC 就像一个奇葩的看涨期权,不管公司股价涨幅超过行权价,还是跌幅超过90%,(对于操盘手)都会有收益。

其实早今年年初,就有斯坦福大学和纽约大学的研究者共同发表论文,呼吁对 SPAC 进行更加清晰的审视和强有力的监管。

研究团队追溯了过去几年里上百个 SPAC 交易,发现大部分 SPAC 公司的业务最后都处于净亏损状态。

具体来说,在2019-20年挑选的47个 SPAC 项目中,所有公司在三个月后的平均净亏损比例为2.9%,中位值14.5%;就连24个高质量项目(管理团队的水平打分更高)在三个月后都处于4.5%的净亏损水平,低质量项目净亏损则达到惊人的47%;甚至,很多统计中的 SPAC 公司都因为业绩太差退市了,而那些仍然在市的公司,净亏损也在65%左右。

究其根本,满世界的公司,哪有那么多真正特别出类拔萃的,能够达到 SPAC 发起者天天吹嘘的“优秀公司” 水平的呢?如果真的满大街都是这样的公司,他们犯得着“走后门”,用 SPAC 这种退而求其次的手段上市吗?

*注:封面图来自于Business Insider,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不同意使用,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因此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5304928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