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地陆路贸易中,他们(俄国)不会有什么竞争者。”
这可是伟大导师马克思给出的论断。
他在1857 年 4月7日《每日论坛报》上刊登的社论《俄国的对华贸易》一文中如此阐述。
“干啥啥都行,喝茶前十名”的俄罗斯必须承认一个地方的重要性。
世界上没有哪座城市,
像它这样为茶而生。
人们往来熙攘,
谈茶品茶贩茶,
处处弥漫着茶香。
你可以不知道,它却不能被忽视。
它,就是恰克图。
恰克图,俄语含义“有茶的地方”。它地处俄蒙边界的色楞格河与鄂尔浑河交汇处。
北距伊尔库茨克仅100公里,距贝加尔湖 150 公里。周边都是平坦的草原,交通非常方便。
清代时,恰克图是中俄边境重镇,南通库伦(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旧称),北达上乌丁斯克(也称色楞格斯克,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首府乌兰乌德旧称)。
现在的乌兰乌德早已看不到一丝曾经的历史痕迹。
清代的中俄关系史中,不仅有硝烟弥漫、割地赔款,也有平等交往、公平贸易。
恰克图模式就是后者的历史见证。
1727年的《恰克图条约》签订,中俄双方将其定为两国贸易地点。为确保互市的顺利进行,均设置了官员和衙署。
从此之后,一个新的边境小镇在原本荒芜的土地上诞生、繁荣,并成为“万里茶道”的重要节点。
在巨额贸易中,茶叶是交易额最大的货物。
18—19世纪俄国各阶层的饮茶者与日俱增,对中国的红茶和砖茶产生巨大的依赖性,大大地刺激了茶叶进口。
仅1848年,中国就向俄国出口369995普特茶叶,价值超过1000万卢布,达到了历史最高峰。
每年春节,买卖城里的主要商帮都要大搞庆祝活动。
他们热情接待俄国客人,各商号都准备了丰富的茶饮和食品。俄国商人们到来时,也都有小礼品赠给中国同行。双方亲密无间,互道庆贺,预祝来年生意兴隆。
在临时搭起的戏台前, 人们驻足观看。每个俄国人都看得目瞪口呆,流连忘返。
瓦西里•帕尔申所著的《外贝加尔边区纪行》一书上篇的第六章中,主要记叙了从上乌丁斯克前往恰克图的旅程。
“买卖的方式是以货易货。俄国商人付给中国商人各种毛皮、羔皮、呢绒、黑色和红色的多脂革、各类畜皮、麝香、马鹿角等等;换回来的主要是各种茶叶及一部分中国丝织品,如缎子、绸子、山蚕绸、半丝织品等。也换回一些瓷器及其他工艺品,但为数不多。”
可惜,好景不长。
19世纪下半叶的两次鸦片战争使俄国商人可以径直进入蒙古中心的库伦,并且获得了西北喀什噶尔、伊犁等免税贸易区。
中国的厦门和南京、长江流域的九江和汉口也都被迫向俄国人开放。他们直接从水路购进廉价茶叶,并且开在中国内地的俄国茶叶厂也让恰克图的商人失去了众多交易对象。
国际上印度红茶大举进入、太平天国运动迫使晋商改道……种种因素累加,恰克图贸易遭受巨大冲击,它再难回到原来的光辉岁月。
被誉为“沙漠威尼斯”“晋商福地”“漠北繁富之区”的恰克图,这个繁盛了近两百年的小镇,逐渐走向没落。
1905年,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俄国西伯利亚大铁路开通,给予了恰克图贸易的最终一击。
1921年,苏蒙联军3万人向“买卖城”的中国北洋政府守军发动进攻。所有守军商人宁死不降,全部殉国。妇孺也在城破前集体自杀。
从此之后,小城彻底变成了一座废墟。
衰草飘摇,斜阳向晚。
吹角连营,真的只能梦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