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这样一位“网红”妈妈,她自己不仅是斯坦福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同时还培养自己的三个儿子,全都送进了世界排名第三的斯坦福大学。
她就是70年代的歌星陈美龄。在14岁时以歌手身份出道,曾经和邓丽君、山口百惠齐名,在日本歌坛风靡一时。
在新书签售会现场,分享自己的教育经验时,她说:
“家长千万不要拿孩子去比较,要让孩子接受自己,相信自己。”
2
“不要拿孩子去比较”,一句话戳中了多少家长的心。
“你吃饭怎么那么慢呀,谁谁谁吃得又多又快,难怪比你高比你壮。”
“你什么时候可以像你姐姐一样懂事就好了!”
“隔壁的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你呢?有个三流大学读我就烧高香了。”
……
心理学上有一种攀比叫“负性攀比”,指那些消极的、伴随有情绪性心理障碍的比较,会使个体陷入思维的死角,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极端的自我肯定或者否定。
为什么父母那么爱比较?
① 爱面子,想要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在亲朋好友面前,一定要有面子。自己可能比不过周围的人,但是一定从孩子身上赚回来。
孩子一定要做到最好,和别人比的时候不能输。
将这种压力全部都灌输在孩子身上,让孩子去给自己挣面子。
② 不知道具体要比什么,就是焦虑!
可能没有具体的要比较的一件事,但是因为看着“别人家孩子”就觉得焦虑,也不管适合不适合孩子的成长发展,也不管孩子喜欢与否,就是要比一比。
比,是为了让孩子去复制别人成功的人生经历,却并没有考虑孩子自己的成长需要。
③ 希望孩子可以有一个努力的方向
父母有时候也知道这样比较的教育方式是错误的,但是还是忍不住要让孩子去看到优秀孩子的优点,希望孩子可以去向更优秀的人去学习。
于是希望能通过“比较”给孩子设立一个努力的目标。
3
但是,这样的“负性攀比”,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
父母的比较让孩子产生挫败感,失去自信心。
在芒果台的综艺节目《少年说》中,一个女孩告白母亲平日不要再拿她和学霸闺蜜进行比较,也不要用语言对她进行讽刺和打击。
女孩在台上激动地对妈妈说:“你看看自己女儿吧!她也很努力的!”
可台下的妈妈完全无感,仍是以往的态度,“我认为在你的性格里,要是不打击,你可能就有点飘。”
女孩在台上强烈表示了自己不适合激将法,越打击越会觉得自己很差,但是,这位妈妈仍坚持己见,最后女孩哭着跑下了台。
总是将目光停留在别人家孩子的闪光点上和孩子去比较,让孩子产生挫败感,形成自我否定,不敢轻易去尝试,从而失去自信心。
父母的比较,让孩子失去自己。
闺蜜从小喜欢的就是画画,但是父母总是拿姐姐的钢琴和她进行比较。姐姐的钢琴一直拿到了十级,然后是各种比赛各种拿奖,可是闺蜜却什么都没有拿到。
她说,她从来都不喜欢弹钢琴,但是她为了让父母开心就努力去学习,可是自己还是比不过姐姐,最终自己不知道自己喜欢的到底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特长是什么?
人的一生都是在寻找自我的过程,在比较下长大的孩子,自然不快乐。因为他一直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里。
4
每个孩子的个性都是不同的,他们的成长之路必然就是存在差异的。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与其拿孩子去比较,不如这样做:
① 放大优点,肯定孩子
如果总是给孩子贴上一个标签就是“你不行”“你不能”,那么他将一直生活在标签之下。
总是看到孩子的缺点并将它无限放大,等于给孩子贴上了坏标签。
将“不”去掉,变成“你可以”“你行”。
当我们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待周围的一切的时候,我们的孩子也会随之发生神奇的变化。
② 不要强求改变孩子的个性
著名早教专家林怡曾在《别以为你会爱孩子》一书中曾说道: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其自身成长发展的需求,也有其注定的人生方向,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
所以,我们要接纳孩子原本的个性,这才是进步的前提。
③ 让每个孩子独一无二的成长
胡可曾在微博上发表过这样一段育儿感悟:“人生爱好各不相同,或余音绕梁,或芳香四溢,随心所欲。”
配图是大儿子音乐表演,而二儿子喜欢弄美食。
人生爱好各不相同,没有必要去比较。
每个孩子都独一无二,按照自己的步调去走,才能更长远。
5
陈美龄曾跟孩子说:
“别人是别人,自己是自己。哪怕一百个人和你一件不同,也要把自己的观点堂堂正正地表达出来。”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不足之处。
即便看到孩子的不足,也要让孩子接受和肯定一个真实的自己。
更何况,我们和孩子都是彼此独立的。
孩子有自己的道路要走,这条路我们不能一直陪伴,唯有在其身后鼓励和引导,让他找到那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