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提了上百个问题
后脚主动登门道歉
一家评价机构的矛盾之举凸显行业发展困境
笔者建议,将评审人员和评价人员分开,不能让他们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政府职能部门应设置评审专家库,评审专家由政府随机从中抽调。
作为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笔者与安评机构打交道比较多。某机构负责人说“企业只想办法过关,却不花心思‘治病’”,甚至将造假说成是企业“授权”,笔者觉得这一观点有失偏颇。
企业怕安评过不了关,延误新项目开工,还担心隐患整改加大成本,可安评机构来到企业拍着胸脯“打保票”,声称只要与其合作便“保过”。为此,安评机构帮企业出谋划策,精心粉饰某一迎检区域,大家心知肚明,看破不说破。结果是企业顺利过关,机构与企业皆大欢喜。
记得前年秋天,笔者所在的企业与一家新成立的安评机构合作,原以为他们刚成立,需要开拓市场,不会太较真,没想到竟给我们企业挑出大大小小近百个毛病。为了控制成本,同时保证项目如期开工,我们提出将一些无伤大雅的毛病划掉,没想到遭到评价人员的拒绝。双方为此争执不休,不欢而散。
虽然闹了不愉快,但为了确保项目能如期开工,我们企业还是加班加点进行整改。没想到,就在这时,这家安评机构负责人主动登门给企业道歉,还面授机宜,传授应付专家评审的“对策”。这家机构前后态度变化为何如此之大?
原来,这家机构回去找同行诉苦,没想到被资深同行传授了“生存秘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顺利过关是双方的共同目标,共赢才能有回头客,还告诫他们:安评的圈子就这么大,像你这样丁是丁,卯是卯,就等着关门大吉吧。
最后,这家机构在评审报告环节下了一番功夫,还画了评审路线图,并在上面标注了具体区域。言外之意,他们只对排查过的区域负责,其余的概不负责。笔者知道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规避责任,这个套路在安评领域是“公开的秘密”。
事实上,企业本已按照意见加班加点整改,如果那家机构坚持己见,没有后来的登门道歉及面授机宜,可能那些隐患早就已经被消除了。而安评机构的“反水”,为整个事情增添了些许魔幻现实主义色彩,更凸显了安评行业的发展困境。
企业、评价机构都深知造假害人害己,为何还要明知故犯?笔者认为,这终究离不开“利益”二字。企业花钱要拿过关的“路条”,评价机构要赚钱,否则无法生存。双方都不容易,只能“惺惺相惜”,走过场也好,互相配合也罢,都是无奈之举。
其实,评审环节对整个安评质量把控非常关键,却往往容易被忽视。如今,评审环节大多由企业主导,自然而然地变成由评价机构主导,很多评审专家都是评价机构自己找来的。如此一来,评审难免会沦为“走过场”。因此,笔者建议,将评审人员和评价人员分开,不能让他们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政府职能部门应设置评审专家库,评审专家由政府随机从中抽调。
企业通过评审后,政府部门应组织“飞检”复查,给予“飞检”不合格的安评机构经济处罚,将涉及的专家列为失信人员,将存在造假行为的企业或安评机构拉入“黑名单”,实施联合惩戒。同时,政府部门应加强对评审过程的监督,公布监督举报电话,一旦发现弄虚作假行为,查实后严厉追查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作者:平常心)
净化环境,培养培育高水平机构和人才
安评机构要想在行业内立足,必须改变过去依靠人情关系、依赖资质挂靠等工作模式,一切凭实力说话。
看了《安评机构负责人揭秘行业造假乱象》,作为企业人员的笔者心情颇为复杂。安评是一把双刃剑。坦白地说,如果安评机构都能正儿八经做事,企业肯定举手赞成,但因为“潜规则”,安评对企业来说就变了味,不仅增加了企业负担,而且没有让企业的安全水平更上一层楼。
笔者所在的电力企业就遇到过这样的事,对安评机构甚是头疼,倒不是怕他们“找茬儿”,而是怕被“潜规则”。所以,企业对待安评机构的心理的确很复杂。
笔者认为,出现造假问题,安评机构和企业都难逃其咎。如果企业有需求,那么习惯了在这条河里趁着浑水摸鱼的安评机构自然心神领会,既拿了利益,又少费了心思,何乐而不为?但说实话,这种你情我愿、各取所需、一拍即合的安评毫无意义。企业一旦发生事故,安评造假问题就会浮出水面。
对于企业来说,如果自身安全管理能力过硬,不怕安评机构“挑刺儿”,有了问题就认真整改,那么安评就是正道;反之,带着有色眼镜去看这件事,认为找安评的目的就是花钱过关,那么企业对安评机构的认可度势必不高,这个行业也难以健康发展。
话说回来,安评机构也不见得都很权威,良莠不齐是安评行业的现状。说这件事“对”或者“不对”,首先要看遇到的是什么样的安评机构,不可否认确实存在真心为企业好的机构,所以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笔者认为,解决安评造假问题,首先要完善各类政策法规,尤其是在政府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信用监管等制度日趋完善,国家要创造条件,培育专业素质高的专业人才和机构,净化行业发展环境。对安评机构来说,要想在行业内立足,必须改变过去依靠人情关系、依赖资质挂靠等工作模式,一切凭实力说话。
其次,政府部门要对安评从业人员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提高行业门槛,将符合条件的纳入专家库,杜绝舞弊现象。
再其次,加强安评过程监管,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多管齐下,使企业转变思想,化被动为主动,推动安评行业健康良性发展。
(作者:箴言)
杜绝低价中标巧用“换人战术”
要从招投标环节入手,企业对项目支出要合理估算,杜绝一味采取最低价中标的模式,避免恶性竞争。
在市场行为模式下,安评机构为企业提供有偿服务,服务是有价格的,而某些安评项目中标价过低的现象客观存在。试想一下,价格过低,机构利润空间太小,势必会倒逼其避重就轻、因陋就简。
比如,一家机构对规模及以上企业开展应急预案评审,专家费、往返差旅费、税费等都算上仅有2.5万元,这么点儿经费哪能保证所有人员尽职尽责,保证评审项目尽善尽美呢?
可一旦查出了隐患,某些企业要求机构自己查出来的隐患自己改,机构的成本就会随之增加,谁愿意给自己添麻烦呢?而且,一家机构如果开出“稍有分量”的评价报告,来年的活儿还咋干?因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惯性思维作祟,抱着侥幸心理,很多问题就遮掩过去了。
如何消除安评造假?笔者建议,要从招投标环节入手,企业对项目支出要合理估算,杜绝一味采取最低价中标的模式,避免恶性竞争。同时,评审环节要采用“换人战术”,多用新面孔,少用熟面孔,杜绝人情交易。安评从业人员要有严格的职业操守,对所从事的工作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遇到问题敢于说不,不糊弄、不心存侥幸,真正帮助企业补短板,来不得半点儿虚假。
(作者:石永亮)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责任编辑:田硕
中国应急管理报 新媒体中心 编辑:孟德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