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30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30日对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四项指标”进行解读。他还表示,“四项指标”都具有很好的成长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一份纲要提出,到2025年,中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基本建成。面向2025年,纲要明确有四项预期性指标需要实现。
“这四个指标的提出,集中体现了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主题。”申长雨说,并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分别解读。
——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13%
申长雨说,该指标体现的是专利密集型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建立了核算和发布机制。2019年,全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为11.4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占GDP比重为11.6%;
——版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5%
申长雨说,该指标是指当年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与GDP之比,体现了版权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2019年,中国版权产业增加值为7.3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7.39%;
——知识产权使用费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500亿元
“这个指标,表征了我国对国外知识产权的利用程度和我国知识产权的出口竞争力。”申长雨说,2020年,中国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额为3194.4亿元,呈现“出口进口同步增长、出口增速更胜一筹”的局面;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2件
申长雨解释,“高价值发明专利”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明专利、在海外有同族专利权的发明专利、维持年限超过10年的发明专利、实现较高质押融资金额的发明专利,以及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或中国专利奖的发明专利等。2020年,中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是6.3件。
他总结说,“四项指标”都具有很好的成长性,但要顺利实现,也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
此外,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的排名上升到第12位,稳居中等收入经济体之首。
“我们的优势主要在于国内市场规模、专利商标申请、创意产品出口、产业集群发展等方面,特别是知识传播这一大类指标进步明显,知识产权收入在贸易总额中的占比持续进步。”申长雨分析说,但在另一些指标上的表现还不够理想,需要进一步努力。(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