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是解析群体心理的经典名著,虽然是一部学术性著作,但语言生动流畅,分析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古斯塔夫・勒庞在书中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对人们理解集体行为的作用以及对社会心理学的思考发挥了巨大影响。小i在这里郑重地向每个对群众心理有兴趣的读者推荐这本学术著作,并附上小i的阅读感悟。
第一卷 群体心理
世界无边尘绕绕,众生无尽业茫茫。寰宇之中,众生芸芸,是否所有聚在一起的人们都被称之为“群体”,若是,他们都有着怎样的特点?若不是那我们又该怎样界定“群体”?本书中作者提出了“群体”在心理方面的含义“在某些既定的条件下,并且只有在这些条件下,一些人会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它非常不同于组成这一群体的个人所具有的新的特点。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转到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它无疑是暂时的,然而它确实表现出了一些非常明确的特点。”这使小i想到了我们国家曾出现的一种普遍现象——农民工讨薪问题。
众所周知,农民工在我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主要包括青年人、中年人甚至还有部分老年人。为了生计,他们漂泊在外,凭借自己的劳动力来供养家庭,在异乡踏踏实实做着自己的工作,但受教育程度的局限性使得他们的很多权利得不到保证。当出现了工资拖欠不发的情况时,这群本本分分的务工人员被触到了底线,可是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于是,他们便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新的群体“农民工讨债群体”。
当只有一个人的时候,他便处于孤立无援的局面,知识水平的有限性,让他的讨债之路变得似乎遥不可及,于是不免产生无所是从的感觉,那么即使自己有理,但是气势便弱了下来。而隐藏在中国人骨子里的胆小怕事的性格也就展现了出来。形成了群体以后,责任不是自己一个人的,这给了他们心理依靠,于是就有了自信。在群体中,大家向着一个方向努力,于是就敢尝试自己以前瞻前顾后而不敢尝试的方法,比如说,上访、游行……这个新群体表现出来的特点便是底气十足,态度强硬,敢于维护自己的权利。“若不是形成了一个群体,有些闪念或感情在个人身上根本就不会产生,或不可能变成行动。”作者如此总结。
接着作者又谈到了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主要有:群体的冲动、易变和急躁;易受暗示和轻信;群体情绪的夸张与单纯以及偏执、专横和保守等。这些特点从农民工讨薪的过程中就可以发现,游行示威、挂横幅、集体抗议甚至打架、聚众闹事等。本来每个人是可以预料到自己行为的后果的,可是处于集体中理性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冲动、易变和急躁。而带头人只需说几句煽动性的话,群体中的大多数人轻而易举就相信了他的话,因为他们脑中此时只有找回自己的钱的单纯的念头,什么法律常识都抛在脑后,也因此造成了一系列无法挽回的恶果。
群体是具有无法想象的力量的,一旦这种力量失去了理性的引导后果不堪设想。不过如果能善用群体的力量,所能造就的也是无法想象的。这就要求处在群体中的人要时刻保持理性,能明辨是非,知道可为与不可为,当有煽动性、鼓舞性的话语出现时要提高警惕,三思而后行;而群体的带头人也要时刻约束自己,不能利用群体的力量以达到一己私利。只有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将自己的意志体现在行动上,这个群体才会避免被少数极有暗示性的负面思想同化,然后才有可能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第二卷 群体的意见与信念
当今这个时代,群体的力量正在不断的壮大,如同我们这样的平民百姓也都纷纷以各种渠道参与进国家的政治与经济。不论是我们投票选举人大代表,还是众志成城支援灾区,亦或是双十一双十二破纪录般的疯狂抢购,以及抵制韩货所带来的对于韩国莫大的经济压力……都提现了群体强大的力量。即使是小小的事情,若是足够多的群体关注,也能引起轩然大波。因此我们不得不相信群体的力量必将是未来时代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时代的发展,依靠的不仅仅只是那些宏大的、令人震惊的事件,“思想、观点和信念的改变,是促成文明变革的唯一重要变化”作者说到。所以群体的思想、观点和信仰是我们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就以社会上一直存在的性别歧视观念为例,这种现象背后有着庞大的群体。他们既是这种观念的拥有者,又是这个观念的受害者。这个观念来自于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制度,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早已潜移默化的根植于这个民族的潜意识里,想要改变极其困难。虽然我国早在几十年前就喊出“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等等诸如此类的口号,并且效果显著,但即使是男女平等的口号喊了这么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生活中男女不平等的现象。可见群体观点与信念的变化局限性是多么的突出,就如作者所言“某些普遍信念不易改变,他们引导着文明的进程”,“一旦这种信念得到确立,想要根除它也绝非易事”。我们出生的时代是我们不能选择的,我们所在的群体也是我们无法选择的,我们唯一能够选择的就是通过努力影响这个群体,进而去影响这个时代。虽为茫茫乌合之众之一员,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守着一份担当,即使是蜗行牛步也要向着革命前进。
如果我们把普遍信念比作参天大树之躯干,那么那些不是来自普遍信念的观点就好比树枝上的叶子,只要有一丝丝风吹来,它便会一片不剩随之而动,沙沙作响。事实证明,没有依赖于民族普遍信念的观点极其易变。有一个举了无数多次的例子如下:记者报道出某患者抢救无效而引发的医患关系事件,一大堆网友跑过去谴责医生没有能力、草菅人命;而当获悉家属因没有签字而错过最佳手术时间时,网友们又跑过去批评家属推卸责任、自作自受;事情更深一层浮出水面,该医生曾贪污受贿或者以往的不好的经历被扒出来时,网友的矛头又再次指向医生医德败坏;最后得知媒体故意夸大事实追求热度的时候,大家又去骂媒体没有职业道德……骂来骂去早已忘记事情本来的矛盾是什么了。诸如此类的事情数不胜数。在网络如此普及的时代,群体的观点更是如墙头草摇曳不定,它极容易受到传染并且推广,甚至很多时候一些毫无科学依据的丝毫没有逻辑性的事情也会被群体看作是真相而广为流传。“群体的观点和信念会因为传染而不是推理而得到普及”作者说。因此领袖的意见在其中显得尤为重要。“所有生物的群体成员都有服从领袖的本能需要”,领袖作为群体观点的掌舵人,他的意见就是群体的核心。但古往今来既有像拿破仑一样的领导人,又有像希特勒一样的头领。当我们将群体的命运交给少数“精英”人士的手中时,还需群体中的我们时刻保持谨慎的态度和长久的忧虑。
第三卷 不同的群体分类及其特点
“在前两卷的论述中,我们知道了群体的一般特点,也知道了他们是怎样运作的,然而有待说明的是,不同的人群会转化为不同的群体,他们拥有各自的特点。”
读完作者的前两卷,他在我们心中的印象就是一个极端的个人主义者,反对一切的群体,认为群体就只会带来劣化。这在小i看来是十分绝对和片面的,不然怎么解释共产党的胜利,难道共产党所依靠的广大群众的力量经受过劣化?那要是不劣化不早就征服世界了?然而当小i读到第三卷的时候,小i对他的印象却是完全改观。小i发现小i对勒庞的观点一直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群体的分类。
根据作者的观点,群体是分为两大类的:一大类是异质类群体,而它又分为两类:无名和有名,这两类群体都是由有着各种特点、各种职业、各种智力水平的个人组成的,彼此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有名的群体比之于无名的群体智力水平、社会地位更高一些,但是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为无论是哪种群体,它们的行为和其平均智力水平是绝不相符的,只不过有名的群体做起愚蠢的事来装的更为正当,更有纪律。
而另一种群体则是使小i的印象为之改观的同质类群体,它们由同种派别、身份团体、阶级的人们组成的,而只要当人群由这三种因素中的任意一个而形成群体后,他们就有了明确的指向性,从而成为了一个组织。
“组织”不同于“群体”,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小i恍然大悟,每个群体都有不同的分类及其特点,自然也会有优劣之分。那么如果在此之上进一步思考呢?如果群体也如人一样,是有着婴儿、青少年、成年人几个阶段并且可以不断进化呢?普通的无名异质类群体,比如没有优秀领导者的农民工讨薪群体,他们如同初生的婴儿,自身没有实力,也没有主见,极易受到暗示,遭到利用,因此即便初衷是好的,却经常造成不好的后果;进一步的有名异质类群体,比如当今社会接受了一定程度教育的工薪阶层,就像青少年一样,自身有一定的实力,也开始有了一部分的主见,但是仍然很容易受到不良媒体和舆论的诱导,从而如同青少年叛逆一般不加思索的开启争端,这时候就需要优秀的领导者进行谆谆善诱,引导其走向正途;而最高级别的同质性群体,已经脱离了乌合之众的范畴,如同成年人一般,有主见,也有明确的目标,带领人民抗击外敌,解放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共产党就是最好的例子。
当一个群体成为组织的时候,它就不再劣化。群体中的每一个人因为处在共同的阶级,有着共同的信念,因此可以劲往一处使,集合全体的力量,做出难以想象的巨大成就。
结语
身在不同的群体,接受到不同的暗示,得到不同思想观点的灌输,就会表现出不一样的心理和行动。然而令人感到诧异的是,几乎所有的人都处在两个及以上的群体中,而他们在不同的群体中的表现也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这种矛盾时时刻刻都发生着,却少有人质疑,甚至习以为常。“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安全感。”勒庞如此说。因为每个人为了获得认同,只是附和其他人的选择,而放弃自我思考的能力,使得这个群体的意志表现为与他们心中所想并不符合的意志,而他们自己的意志,无论在哪个群体都无法体现出来。那些为了获得认同而放弃自我的人,便是乌合之众的主干力量。
我们身处各式各样的群体之中,也一定会面临许多选择。到了那时,我们能否凭借着从这本书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坚持自我,对庞大的乌合之众提出反对的声音呢?我们是否能凭着自己的努力影响这个群体,进而去影响这个时代呢?
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会一直前进。因为我们,可不愿做乌合之众。
文章作者小i:刘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