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转眼,2022年的清明节又来到。吃青团、踏青、扫墓......除了这些活动外,清明节其实还有很多冷知识你不知道!
有孩子的人,赶紧收藏给孩子看!
一、媲美春节的清明,竟然由三个节日组成清明节既是节气,也是节日。具有双重属性。在很多地方,清明节不仅是扫墓、祭奠先祖的节日,也是踏青郊游的好日子。
悲伤扫墓、开心郊游,为何清明的习俗如此分裂?
归根究底是因为清明有三个节日组成。
第一,“清明”这个名称来源于此时天气物候的特征。《淮南子.天文训》中有言,“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即:春分之后十五天,斗牛星和太乙星相对的时候,清明就随风而至了。
《岁时百问》中也曾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后气温升高,雨量增多,适宜万物生长,也是农耕和春游的好时节。由此,清明踏青郊游的习俗也就流传下来。
那么,清明祭祀的习俗又因何而来呢?
这就不得不说寒食节了。如今我们虽不过寒食节,但是以前的课本中都有介绍寒食节来源于介之推与晋文公的故事。
晋文公想让介之推做官,前往介之推隐居的绵山寻访。谁知那绵山蜿蜒数十里,重峦叠嶂。晋文公求人心切,听信小人之言,开始三面烧山。没想到大火烧了三日,介之推都没出现。直到火熄灭后,晋文公发现了介之推的尸体。
人们为了纪念介之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便在寒食节不生火,吃冷食。
实际上,寒食节由来的原因更为复杂。学界目前有两种解释,第一来源于上古民间信仰,二十八宿中东方青龙宫的角、亢称为龙星,先秦时人们迷信星象,认为龙星出于东方容易引发大火,所以应该禁火。
另外的说法则是,上古人们在取火时,在不同季节会选用不同的木材生火。寒食节处在季节交替之日,需要更换木材生新的火。新火未到时,须要禁火,来祈祷一年顺遂。
慢慢的,寒食节与清明融合,又为纪念介之推,增添了扫墓的习俗。
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清明节的重要构成为——上巳节。这个节日的日期在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
孔子《论语》中就曾记载上巳节时人们的活动:"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在上巳节这天,大家都要去水边进行祭祀洗浴,以洗净去年的秽气,让自己的魂魄苏醒。少男少女们也有机会结伴春游。
逐渐上巳节的习俗演变为水边酒会,后世的“曲水流觞”也是在这时发生的。
上巳、寒食、清明,由于这三个日子非常接近,后来也就合并为一个节日——清明,扫墓和踏青郊游的习俗也因此合并。
唐朝时,曾有人提出,在扫墓祭祀的严肃节日,踏青郊游是对先祖的不敬。唐高宗在龙朔二年还曾经下诏禁止过。
但是越禁越兴盛,到后来,文武百官也受到习俗的影响。朝廷干脆就在这几天放假了,最初只是放3~5天,到了贞元六年,更是加到了七天之久。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更是媲美春节!
二、清明必要打卡的健身习俗居然是荡秋千!秋千其实最早起源于人民的劳作活动,我们的额祖先为了取摘果子或者是打猎求生,在攀援或奔跑时,会抓住一些藤蔓植物,靠着枝条的摇动,借力劳动。这就是秋千的原型。
到了唐代,秋千成为女子在清明时节的重要活动,盛行于民间和宫廷。唐玄宗还称荡秋千为“半仙之喜”,荡秋千时如同半仙一般。
大家也可以趁着清明多荡荡秋千,说不定有意外之喜。毕竟甄嬛当初就是这样和四郎偶遇定情的。
除了荡秋千外,不同地区的清明,还衍生出了不同的习俗。
比如青团,广东的鸡屎藤饼,川渝一带有清明粑粑......可是全国清明都有一件事是统一的,那就是,每逢清明必下雨,而且不是大雨,一定是绵绵细雨。
很多人就戏言称,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真是给清明时节施咒语了。
怎么从古至今如此之久,清明落雨都没停过呢。其实这需要科学知识的解释,冬至之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往北移动,到了四月的时候,我们所在的北半球气温开始上升,受到西太平洋的海上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海洋上的暖湿水汽往大陆移动,容易带来降水。
同时,春天南方的暖湿气流和北方的冷空气相遇,也会带来降水。清明时节就自然绵绵细雨啦。
三、你记得我,我就活着小时候,我不明白,为何要祭奠已经死去之人。
死,等于消失,等于不再存在。祭奠一个不再存在之人的意义是什么,小时候,父母讲是为了让亲人在另一个世界里能过得好。长大后,我不再相信这种说法。
可在每年的祭祖中,我找到了祭奠的意义。
祭祖时,全家老小出动,一家六兄弟,凑在一起,几十个人,浩浩荡荡往山上去。一路上话家常,老一辈开始讲幼年的事,父母则开始对我讲死去的爷爷奶奶生前的故事。
虽是祭祀扫墓,却一路欢颜笑语。
我才明白,祭奠的意义在于让尚在人间、活着的人能拧成一股绳。死去的亲人真正希望的不是每年有人祭拜,而是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团聚团结,一团和气。
风雨梨花含蓄过,几家坟头子孙来。
祭奠祖先时,能找到自己的血脉在何处,明白自己的根在哪儿。清明节祭扫是中国血脉传承的体现。
然而,清明时节我们不只是祭奠自己的祖先和故去的亲人,而且在清明时,我们还会祭奠英烈。因此,清明不止是传承,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教育。
纪念逝去的英烈,我们可知晓感恩,更明白英烈的精神,家国永念。
又是一年清明时,折菊寄到他身旁。风淡云轻思故人,清明雨上惹泪痕。思亲莫让烟尘扰,鲜花一束慰先人。
看到这篇文章的人,留言说说你们当地的习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