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诗词中,对大自然的描述可谓美不胜收,无论花草树木,还是虫鱼鸟兽。这些对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的描写尤其能体现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大道自然。越是自然的,越能引发人们的共鸣,人们越是愿意读和传诵。
在诗词里,有一种鸟,叫做“谷鸟”。宋徽宗时期的苏门四学士之一张耒,有一首知名的《谷鸟》诗:“谷鸟有和声,杖藜北园路”,画家汪莘也有一首“渊鱼自暖跃,谷鸟相和吟”。“谷鸟”是布谷鸟吗?
再读张载的《葛覃解》,“葛蔓青长谷鸟迁,女工兴记忆归安。不将贵盛骄门族,容使亲心得尽欢”,才发现想知道谷鸟到底是什么鸟,需要到《诗经·葛覃》中去找答案。
诗经虽距今已有千年,真正读进去的时候,会发现这种美丽,不是那种绮丽柔婉,而是大气磅礴,浑然天成。无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还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抑或“南山崔崔,雄狐绥绥”,总会让人感受到自然之奇妙、璀璨和伟岸。
这首《葛覃》,是《诗经》里的第二首诗。此诗虽然不如第一首《关雎》普及,但其中的自然描写十分唯美,非常值得一读。
《国风·周南·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本诗大意如下:葛草长的又深又长啊,漫山遍野的长在谷中,叶子纵横交错。鸟儿飞着飞着停下来,栖息到灌木上,喈喈的叫着。葛草好长啊,长在山谷中,叶片很大。割下来放水煮,剥成线织做布,做成舒服的衣服。告诉管家,要回门啦。把内衣洗干净,再把外衣洗干净,全都整理好,回家拜见父母去。
全诗共三章。第一、二章以山谷中的葛草和栖息的黄鸟起兴,引出刚刚出嫁女主人的思家之情,要回家使得父母安心。以葛制作衣服的过程,引发女主人要去把衣物洗干净收拾好的行为。其中的山谷景物画面包含了长短、大小、颜色、动作和声音,非常美妙。细读分析如下。
诗中对于山谷中的葛草的描写,用了一个“覃”字,让人充满了想象空间,“覃”为长,引申义为深不可测。而对于叶子的长势,用了“萋萋”和“莫莫”,在现代汉语解释中,两个词均解释为茂盛,已经无法区分。而在古语中,“萋”是纵横交错的意思,“莫”是大的意思。后面对于鸟的描写,颜色为黄,并用“飞”和“集”两个字进行了一种动态的描述,再加入鸟叫声,使得整个画面成为一个鲜活的画面。
第三章则是对回门前准备工作的描写,在回娘家前把衣物都整理好。四字一句的节奏,把刚刚出嫁小女子的那种雀跃心情描述的非常到位。更深一层分析,这一定是个非常体贴父母的女孩子,孝顺的小棉袄。
我们再读张载的《葛覃解》,以七言绝句的形式再现了《葛覃》的内容,并进行了深入解读。葛蔓绿又长,山谷里的鸟儿迁徙,让女子想着要回娘家。原来“谷鸟”,是山谷中的鸟,并非特指某一种鸟。而张耒的“谷鸟有和声”也可以理解了,山谷中是有回音的。再看汪莘的诗“渊鱼”对“谷鸟”,不得不佩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