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桥头天桥
是柳州市内第一座人行过街天桥
2009年拆除
服务了柳州人20多年
拆除12年后
近日,柳州的韦玉铭
用5000多根一次性竹筷子
重新搭建了这座天桥的模型
5000根竹筷搭起老天桥模型
韦玉铭告诉记者,人行天桥模型宽1米3,只用了筷子和胶水,“大概用了5000多根一次性竹筷子”。
筷条割锯、胶水黏结,这个作品看起来简单,却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今年7月15日开始制作,历时3个月完工。
老天桥。受访者供图
韦玉铭说,最难的要数搭建旋转楼梯,里面涉及很多土木工程专业知识,而他是个门外汉。前前后后失败了14次,他终于成功。因没有实物可参照,他还专门邀请了一些对天桥比较了解的老朋友来提意见,不停改进。
爱好做手工,多件作品被展出
韦玉铭今年59岁,是一名电脑维修人员,他做这些作品仅是因为爱动手。
韦玉铭的作品。受访者供图
韦玉铭热爱侗族文化,去年疫情期间,闲在家的他就开始制作各种侗族风雨桥、鼓楼、居民房屋等,不少作品被朋友收藏。
他这两年制作的最大的作品是一座长4.5米、7亭相连的风雨桥,一共用了8000多根筷子,耗时一年多。朋友们看到成品后,都惊呼“太棒了”。
目前,韦玉铭的多件产品在百里柳江景区游客中心展出,让更多人了解到柳州侗族文化。
韦玉铭的作品。受访者供图
用心制作,让作品重现旧时景象
韦玉铭说,他最想搭建的是柳江上消失了50多年的老浮桥。老浮桥由百余条小船连接,再铺上木板组成,这个工程量不小,预计至少需要耗时两年。
韦玉铭的作品——柳州火车站站房。
“既然做了,就要做好,赋予它灵魂。”对待每一件作品,韦玉铭都精益求精,他希望自己的手工艺品,重现旧时景象,将历史悠久、美丽古朴的文化景观,以另一种方式呈现在世人眼前。
来源: 南国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