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旅游 / 正文

乞巧的诗意(乞巧的诗意是什么)

时间:2022-04-06 13:00:15 浏览:41次 作者:用户投稿 【我要投诉/侵权/举报 删除信息】

作者:张汀(单位: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

“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从汉代开始,在农历七月初七到来之际,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就会在庭院内一同穿针引线、制作小物、培育巧芽、歌唱童谣、摆上瓜果、乞求智巧,这一过程称为“乞巧”。各朝各地风俗不一,丰富有趣。如今,虽然七夕节庆内容更为人所知的是里面的爱情成分,但是乞巧风俗在有些地方也被流传下来,并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例如甘肃省西和县每年七夕乞巧活动历时七天八夜,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湖北省郧西县的七夕节俗分为问年成、占祸福、求婚姻、盛七水、比巧工、做巧食等;广州省广州市天河区在七夕当天,由社区组织“拜七娘”仪式,展示手工艺制品、扎制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的人物玩偶、排演牛郎织女舞台剧,尽展才艺,延续古风。乞巧对中国古代女性来说,不仅是节庆的一部分,更是精神和信仰的载体,在民间有旺盛的生命力,与日常生活更是息息相关。

传统社会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着主导地位,主要体现于男耕女织这一普遍存在的家庭分工模式。以纺织、刺绣为主的女红是古代女性必须要掌握的技巧,成品不仅可供自家使用,还可用于售卖和缴纳赋税。在这样的生产制度下,女性从小就跟随母亲接触女红技艺活动,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习得技巧,也是终生所要致力精进的工作。女红技术对于女性和整个社会的重要性,为乞巧文化的流传提供了土壤。

乞巧文化在女性群体中的普及,加深了女红技艺的沟通,帮助外来新娘快速融入当地环境,让不同技术与风格在特定区域内产生传播、相互缠绕,从而催生地域性工艺风格,体现了人与家庭和社会千丝万缕的联结。

乞巧文化的物质载体之一是服饰。传统服饰虽然被工业化浪潮冲击,看似远离我们的当代生活,但经过了历朝历代的积累和交融,不断丰富和发展,融合不同时期人们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情趣,是纺、织、印、染、绣等传统工艺类别与工匠精神的物质载体,具有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意义,也是能够被再创造、再利用的宝贵文化资源。

2017年,由时任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项兆伦创意并策划,在文化部非遗司支持下,由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牵头,联合多家单位,推出“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此后又分别在恭王府银安殿、景山公园寿皇殿、三亚崖州古城举办了三届,每次都会收到线上数以亿次的点击和线下不计其数的报道,逐渐形成享誉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品牌。

如今乞巧风俗诞生已逾千年,但乞巧文化仍可振兴于实践、弘扬于生活。振兴中国传统工艺,诠释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也是生生不息的文化宝藏。我们可以利用中国文化中诗意性的特点,分地区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建构,营造特定的审美事象,唤起人们心中对传统文化的共同情感,把乞巧文化内化为人们心中的“集体记忆”,代代传承。

乞巧的诗意(乞巧的诗意是什么)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20日16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乞巧的诗意(乞巧的诗意是什么)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因此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5304928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