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代的服装称为“着物”,翻译为“穿着的衣物”。从名称角度来看,和服是文化结合的产物。“吴服”在日本译为“中国的面料”。实际上就是来源于汉魏时期互相交流形成的一类衣物,自然也属于“着物”。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着物”和“吴服”渐渐融合,在江户时代(德川幕府)以前,“和服”一直被称为“吴服”,在经历较长事件的发展后,“小袖”取代了“吴服”,“小袖”便是现代和服的原型。
事实上,“着物”不仅仅只是“吴服”,还包括奈良时代的“狩衣”等,因而“和服”代表的是日本整个服饰传统文化,而不是单指哪一钟特殊服装。和服文化中,不同年龄,不同样式的和服,都要配相应的发型以及不同的腰带系法,甚至于外出的目的不同,穿着方式也要随之改变。
服饰的发展1:“贯头衣”和“横幅”“贯头衣”是女性的服装。穿戴方式为在衣物上挖一个大洞,从头上套下来。其本身不加裁剪,只是大面积、不同织物拼接而成。“横幅”是男性的服装,类似于僧侣的袈裟,右肩裸漏。二者不是日本的特色,我国也有类似的服饰,本质上是人类发明纺织初期的服装形式。
服饰的发展2:奈良时代,文化交融历史上,日本与中国服饰文化交流最早出现在奈良时代。在公元8世纪的时,唐朝的文化交融,开放包容,其服饰文化得以传入日本,对日本传统服饰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当时的日本也派出大量学者前来大唐进行各行各业的交流,主要是文化艺术及礼法的交流。
在学习大唐文化后,日本官员制度得以进一步完善,在服饰方面颁布了“衣服令”制度,即对官员穿戴有所要求,按职务及等级划分。
尽管吸收了多元文化,奈良时期日本统治者还是主张简单主义,虽然各行各业乃至统治集团服饰都有所不同,但整体都偏简单化,色彩搭配也不突出。
服饰的发展3:平安时代,国风盛行公元9世纪以后,日本社会国风盛行,在原有服饰的基础上孕育了更加多变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
从某种程度来说,平安时代的服饰已经在某种程度上不受外国文化的冲击,而是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但唐朝的影响依然广泛。
举个例子,日本古代宫廷和服,有一种名为“十二单”的外套,也就是“唐衣”。从名字就可以看出与唐朝有着密切联系,数字不是确切的衣服层数,但是这套衣服层层重叠,雍容华贵,色彩丰富,美丽迷人,穿起来虽然很麻烦,但是特别受宫廷女子的喜爱,是身份的象征。
服饰的发展4:镰仓时代,“返璞归真”在古代日本,公家是指天皇、朝廷和公卿贵族的称呼,是统治阶级,武家是被统治的阶级之一,后来实际掌控了全国政权。
公家制度存在封建时代共有的弊端,和平年代,贵族骄奢淫逸,腐朽无能,最终往往会被新的政权推翻。“镰仓”实际上就是武家开始逐渐取代腐朽的公家统治,文化扩大的时期。
武家大部分是武士,性格大都豪爽,干练,服装也一切从简。
在镰仓时代,正值元朝征战四方,统一各部,也曾对日本进行进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武家的崛起。而为了能够方便战争,日本整体倾向于简易的武家文化,比如服饰不再“拖泥带水”,从宽袖又变回窄袖,色彩也不再花哨。
服饰的发展5:室町时代,“男女有别”到了室町时代,日本开始流行在服装上添加家徽,据有关统计,日本本土家纹数目超过二万种。由于文化的发展,礼服再次占据了一席地位。
虽然整体上没有太大的改变,但值得一提的是,女性的服装朝着简单方向发展,而男性的服装则越来越讲究,流行的样式种类也更加丰富。
衣服上印上家纹(古代日本按姓氏每家都有家纹,估计家纹数目超过二万种),便服设计开始礼服化。直垂和侍乌帽子是时髦的男装,普及范围很广。而女装则朝简单化发展。
服饰的发展6:安土桃山时代,讲究场合日本服饰讲究场合区分,是在安土时代和桃山时代。相亲,聚会,结婚,殡葬需要穿戴不同的服饰,虽然法律没有特别的说明,但这是民间的规矩——不穿相应的服饰就不能进入相应的地点。
服饰的发展7:江户时代,延续至今江户时代(1603年-1868年),是日本历史上武家封建时代的最后一个时期,也是日本服饰文化的鼎盛时期,这个时代的服饰也被称为现代的模板。比如,女装的小袖让女性看起来更加美好,而男性则比较流行羽织。
因为和服本身就是日本传统文化,因而现代和服其实与江户时期没有太大变化。
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瑰宝,日本的和服作为其传统文化,本身具备历史魅力。如果你对服饰文化感兴趣的话,就不能错过“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