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百年历史,割地赔款是主旋律,对外战争屡战屡败少有胜绩,屈辱的历史中,只有左宗棠收复新疆堪称是一场完美的战争,是近代史上唯一的亮点,至今还为人津津乐道。
其实左宗棠收复新疆有很多不利因素,比如远道征战,民族矛盾、对方兵力雄厚,背后又有英俄支持等。
那么在这种不利情况下,左宗棠率领的七万人的远征军为什么就能顺利收复新疆?在很多传说中,晚清割据新疆的阿古柏拥兵百万,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阿古柏的军队总兵力没有百万,当时新疆的全部居民只有400万左右,他不可能有那么多兵力。
确切地说,阿古柏的兵力在5万人左右,其中能征善战的骑兵只有1.5万人左右。
尽管如此,左宗棠收复新疆难度还是很大的,因为清军远道而去,和新疆居民又有宗教文化差异,这都给平叛增加了一定难度。稍有不慎,就会功亏一篑。
那么左宗棠是如何在困难重重的条件下,一举收复新疆的?
除了朝廷支持,武器先进外,还有几个主要因素,即左宗棠采取了正确的民族政策,分化瓦解敌人,叛军不得人心等等。
叛军派系众多,不是铁板一块1820年,阿古柏出生于塔什干,他不是中国新疆人是乌兹别克人(也有人说他是塔吉克人)。
1864年,新疆发生民乱,库车、和阗、喀什、吐鲁番等地先后出现几个地方割据政权,局面混乱。
1865年春,身为浩罕国军官的阿古柏,奉阿力木库尔汗之命到新疆去参与分裂中国的活动。
当时的新疆并非只有一个叛乱政权,有很多支武装力量,他们各自为政、各怀鬼胎,甚至各派别之间相互攻伐。
阿古柏进入中国的主要原因,就是各部落之间杀的难解难分,他是应其中一个部落首领布素鲁克的请求前往新疆,和另外一个部落首领司迪尔开展争夺霸权的战争。
虽然这些部落对镇压他们的大清军队采取敌视态度,但是他们谁也不听谁的指挥,劲也不忘一处使,不会采取统一行动。
各部落之间貌合神离甚至本来就是仇敌,这就给了左宗棠各个击破的机会,阿古柏在遭到攻击时没有人能帮助他,这些部落不落井下石就是好的。
阿古柏虽然形式上将新疆个部落统一,其实并没有真正收复人心。阿古柏去新疆的时候,只带了50名军人,他的军队很多是打败了其他部落之后,临时收编的武装分子。
阿古柏到新疆人生地疏,他扶持的是傀儡——布素鲁克(布士尔克)。
在他的扶持下,布素鲁克在1865年4月建立了"哲德沙尔汗国",控制区域包括喀什、英吉沙、叶尔羌、和阗、阿克苏、库车、乌什等七城。后来,布素鲁克不甘心当傀儡,在喀什发动兵变,但是被阿古柏镇压。
1867年5月,随着阿古柏军事上的不断胜利他宣布取消"哲德沙尔汗国",建立"洪福汗国"(。从此之后,阿古柏才成为新疆的最大统治者。
但是,这些人的主子被阿古柏消灭,不是真心归顺,到了关键时刻也不会为他卖命。
不仅如此,阿古柏的军队中还有白彦虎为首的陕甘回族叛军残部,清军守备何步云的残部。
尤其是后者,他们是被迫投降,被强迫皈依伊斯兰教,在左宗棠大军到来时他们不但不会为阿古柏卖命,还会调转枪口做内应。
政权残暴不仁,分裂不得人心阿古柏骁勇善战,但是这样的人性格大多是残暴的,只能打仗不会治理国家,更不懂得收买人心。
阿古柏建立的"洪福汗国",不但没有给新疆人民带来洪福,反而带来无尽灾难。
阿古柏为了扩军备战,也为了穷奢极欲,对新疆人民变本加厉进行盘剥,对农民采取重税政策,百姓的税收比大清高出3倍左右,让百姓不堪重负,怨声载道。
除了经济上的压迫,宗教上的压迫也让民怨沸腾。"洪福汗国"把伊斯兰教法典"沙里阿特"作为最高法律,在各地设立宗教法庭,强迫其他民族或者异教徒改信伊斯兰教,粗暴地剥夺了人民信仰自由,点燃了百姓心中的怒火。
在强权之下,百姓敢怒不敢言,一旦清军大兵压境之时,百姓的怒火就会喷发,他们不会支持阿古柏这样一个反人类的伪政权,加速了阿古柏的灭亡。
最重要的是,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阿古柏分裂中国的行为是倒行逆施,理所当然受到新疆各民族的反对。
一个失去民心的政权,无论武器装备多先进,注定是弱小的。
关于这一点,俄罗斯人也洞若观火。
1877年初,沙俄内政大臣库洛帕特金到达新疆,他在《喀什葛尔》一书中提到,阿古柏刚愎自用、倒行逆施,动辄对下属打骂,不得人心。
另一位俄罗斯人普尔热瓦尔斯基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阿古柏伯克本人和亚洲所有的买卖旧货的小贩一样……喀什噶尔王国(指“洪福汗国”)同样连一个铜板都不值。”
普尔热瓦尔斯基在南疆考察过程中发现,当地民众都非常厌恶阿古柏,其政权只是靠着军事恐怖来维持的。
另一方面,“穿着褴褛衣衫和破烂鞋子、被强征来的士兵们则士气低落,逃亡现象时有发生。”
沙俄内政大臣库罗巴特金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从阿古柏军队的士气看,它不适于打硬仗。”
清军政策对头,分化瓦解敌人左宗棠认识到,进兵新疆的主要矛盾,不是清廷和当地人民的矛盾,而是中华民族和外来入侵者阿古柏的矛盾,所以他采取了“剿抚兼施”的政策。
对于拥护大清统治,维护祖国统一的人,采取了团结争取,有过错既往不咎的政策,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爱国不分先后”,只要反对分裂就积极争取,不搞秋后算账。
左宗棠提出的口号是“大军归复新疆,是吊伐之师,与寻常讨贼有异”。也就是说,我们不是针对百姓的,是针对分裂分子的,希望“八成回民如去虎口而投慈母之怀”。
他要求文武各官,“以平待回,不以牛羊视之”,在军中严明军令,“凡奸淫掳掠者,绝无宽待”,骚扰百姓,讹人钱物者,“皆当严禁”。
清军军纪严明,秋毫无犯,“百姓奔走相告,均日夜延颈、拭目盼望”清军到来。
对于武装分子,只要放下武器,均不再追究——“手执军械者斩,余皆不问”。
对于流离失所的难民,左宗棠也拨出资金,给他们衣物,给以“牛种赈粮”,纵令“各归原部”进行安抚。
左宗棠的政策极大地争取了民心,瓦解了叛军,争取“被裹回众,以十万计”。
这个策略也成功瓦解了敌人,同治二年(1876)冬,原柯尔坪的阿奇木萨迪克伯克、原雅尔巴什、札木台等庄的阿奇木巴克什伯克二人“从吐鲁番逃到中国人那里”。
噶杂纳齐(银库主管人)阿希尔·阿旬“携带着阿古柏伯克的库银,率领四十一名精壮的吉杰特(骑兵)逃到了中国人那里。
库车和 喀什两城阿奇木的亲兄弟,阿古柏伯克派驻君士坦丁堡的使者阿古柏汗的亲兄弟哈米利汗及其他许多人也纷纷逃去,从1876 到 1877年2月共逃走了约四百人。”
沙俄心怀鬼胎,从中落井下石阿古柏分裂中国,表面上达到了英国和俄国的支持,其实真正支持阿古柏的是英国。
英国的目的是支持阿古柏,分裂中国,将其变成自己的一个傀儡国。
俄罗斯的目的也是分裂中国,但最初支持的并不是阿古柏,俄罗斯的目标不是分裂中国,而是通过中国内乱,直接蚕食中国领土,将其纳入俄罗斯版图。
而阿古柏的目标是分裂中国,自己当头,这跟沙俄的目标是水火不容的,所以最初俄罗斯并不承认阿古柏建立的“国家”。不仅如此,沙俄对阿古柏采取的是遏制政策,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俄国才出兵占领伊犁。
直到阿古柏控制新疆大部,俄罗斯才不得不与其接触,但是俄罗斯实际上是不会支持他的。
沙俄在阿古柏面临清军压力的时候,不但没有出手相救,反而落井下石,趁火打劫,派出亚洲司主任库罗巴特金为首的特别代表团,于1876年11月到达喀什噶尔。威胁阿古柏“划定旧浩罕国和喀什噶尔之间的疆界",逼签"俄阿边界条约",企图从阿古柏手中夺占大片中国领土, 造成既成事实。
沙俄的行为虽然对阿古柏的统治不能造成致命打击,但是沙俄对阿古柏的压力带来的影响是负面的。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阿古柏分裂不得人心;因此,阿古柏众叛亲离,叛军不堪一击。
1876年底,阿古柏已经失去了北疆的所有领土。就在清军势如破竹,开始南下之时,57岁的阿古柏突然于1877年5月29日死于喀拉沙尔(新疆焉耆县),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关于他的死因说法不一,一说是清朝的大军压境,其部下的众叛亲离,使阿古柏烦躁不安,精神崩溃而死。
一说是中毒而死。据《伊米德史》记载,尼牙孜伯克收买了阿古柏的近卫,在茶里放了毒药,阿古柏饮后即死。
阿古柏的下场说明,统一是人民所愿,自古以来分裂不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