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运录
三军可以夺帅,但匹夫不可夺志,男子汉的志向不能被夺。
“理想”这个词,在孔子时代称为“志”,就是人的志向、志气。
对于一个人来讲,他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任何人都无权侵犯。
作为个人,他应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胁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
所以一个人的志向,一个人的理想,如同人生的方向一样,至关重要。
“志向”一旦丢掉,后面的脚步全乱套了,生活的功能全部紊乱。
就像汽车驾驶员,一旦被旁人指手画脚,就无法正常开车,方向就会摆动,车子就无法正常行驶,甚至车毁人亡。
人的心理问题,都是因为大脑功能发生紊乱,都是因为“志”被夺掉,才变得六神无主。
擒贼先擒王。要灭了一个少年,或者灭掉一个民族的方法很简单,只需灭了他的志,毁掉他们的偶像(宗庙、文化、信仰和英雄),使之失去精神支柱。
“志向”被夺,人失去了精气神,人就颓废了。就像断线的风筝随风飘荡,像无根的浮萍,随波逐流。
所以古人说,知止而后定,定而能安,安而能静,静而能虑,虑而能得。
为什么很多孩子变得颓废了?为什么很多孩子坐在教室胡思乱想,没有精神了?是因为被父母,被老师,被社会大环境夺去了“志向”。
许多望子成龙的父母和老师说,我们不仅没有夺取孩子的“志向”,相反我们一直在鼓励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
错了!没有基本环境,不练基本功,一味地追求分数,只是靠鼓励,靠安慰,靠快餐文化,想高速孵化高考选手,无异拔苗助长,欲速则不达。
只有孩子最相信的人(家长、老师和英模),才有可能成为伤害孩子最深的人。
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这是近代中国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梁启超先生在他的《少年中国说》说的话。
随着我国经济大幅度增长,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但青少年被夺去“志”的现象非常突出。
科学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迫在眉睫。
家长和学校一定要让孩子的理想、人格、尊严,得到保护延伸,要着力规划培养孩子的志向,就像盖楼房之前一定要先规划和设计好,否则就变成了无头的苍蝇乱飞乱撞。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
如何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如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再立新功?如何更好地担当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从党史和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锻造骨气和底气。
全社会要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爱祖国,爱科学,学英雄的优良环境。
所以,总书记在建党一百周年讲话中着重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袁运录,网名恨若秋水.
当代具有独立思想的认知心理学家;
口吃、强迫症和抑郁症心理专家;
中华网教育心理频道、凤凰新闻专栏作家,知乎、今日头条心理领域创作者。
1988年因为严重口吃和强迫接受张景晖心理治疗,获得解脱,并开始研究心理学.2008年“火车悟道”走出抑郁后,创立秋水理论.
2006年起以“恨若秋水”的笔名在《中国心理与健康》杂志、中华网、凤凰新闻、知乎等媒体发表上千篇社会心理研究和实践文章,并接受过上万人次口吃和各种心理困扰者的求助和垂询。
研究方向:强迫、口吃、抑郁、焦虑、失眠等症和青少年心理创伤、家庭婚姻等心理问题.
代表著作:
《口吃原理与康复》(江西教育出版社.2015).
《情绪心理学》(江西教育出版社.2019).
正在出版:《强迫症原理与康复》《心理健康手册》.
正在撰写《抑郁症原理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