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元宵节,单位在组织猜灯谜活动,自己没去参加,觉得还是写点与元宵节有关的文字更有意义。
直到现在还能回忆起,大约在我4、5岁的时候,我们庄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位长期在外的老人回家了,全庄子的人都去看望,我也跟着大人去了,模模糊糊记得当时看到一位满头白发的清瘦老人,腰有点驼,和蔼可亲,我被摸了摸头,他还给了我几块糖果。他的名字叫张从良,是我的爷爷辈,小时候我见了他就喊“老”(皖北方言,是爷爷的意思)。他出生于清末的民国时期,读过四书五经,受过良好的教育,解放前在当地的民国政府做过事,任文书。解放后回乡,在离家不远的学校教书。1958年因在旧政府干过事,被迫劳动改造。回来后已是儿孙满堂,老伴也去世多年,他就在家带带孙子,收拾家务,锻炼身体,颐养天年。因是文人,除了会打毛线衣、做布鞋、绣花、做饭,也常作画、写字。过年过节家家户户都到他家写门对子(对联、春联)。
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在元宵节时做的“走马观花”灯笼。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物质生活还不发达,孩子们喜欢的灯笼在集市上也很难买到,一般都是庄子里的人自己动手做。为了让庄子里的大人孩子们在元宵节这天能观赏到灯笼,他一般在春节时就开始准备了,先把粗的竹竿劈开,切成细长条,再削成薄片,状如细铁丝或粗棉线,轻巧,韧性大,当作制作灯笼的骨架材料,再根据灯笼的大小和造型,截成长短不一,腝(读nen)弯固定,互相连接,并在接头处用细棉绳扎紧,上、下留口,或方或圆的薄片当作底座,再用一个U型细铁丝穿过薄片直到上口,能够来回拉动,可以开合,灯笼的骨架就完成了。看上去质轻、状美、小巧、玲珑。根据灯笼的造型在骨架外糊上一层薄纸,或红或白,或圆或方,灯笼就基本成形了,这层薄纸如是白色的,一般要在外层贴上红色的十二生肖剪纸,或直接手绘彩色孙行者、猪八戒画像,生动活泼,唯妙唯俏,令人百看不厌。在底座上安装个蜡烛,上口用棉线接个杆子,蜡烛点着,就可以边提边走边欣赏了。灯笼的造型多,数量也多,屋里屋外,满院都是,元宵节晚饭后点燃,花花绿绿,人头攒动,甚是热闹。而“走马观花”灯笼很大,不能提着走,只能固定在桌子上,分内外两层,外观呈长方体或圆柱体,而里面那层只能是圆柱体,内外层均手绘十二生肖或猪八戒、孙行者造型,再放置几个如皮影戏那样的带机关的可以动的小人儿,里层的里面点燃蜡烛,外层的里面四周也点燃蜡烛,并且外层是可以徐徐转动的,人即使是站着不动观赏,也可以看到动态变化,孩子们饭都不愿意吃,早早地就跑来了,满脸好奇的盯着欣赏,不时用手或摸或轻点,心都美化了。直到如今我都不明白外面的那层是怎么能徐徐转动的。是安装了机关,蜡烛燃烧产生的热力驱动呢,还是手工拉缠绕在滚轴上的细棉线在暗处驱动呢。这位博学多艺、温文尔雅、可敬可爱的老人已作古30多年,而他的口碑就如他的画作一样依然流芳在老家人们的心间,深藏在我对故乡的童年记忆里。
物质匮乏贫穷的时候,过年过节觉得好玩热闹,是因为自己动手亲自参与。如今物质丰富了,过年过节好玩的也多了,可是仍然觉得没意思,也许是因为再好的现成东西,也只是看看罢了。过传统节日,守传统习俗,创新不忘继承,把过元宵节办成一场人们心灵的盛宴,犹如进行了一次古今穿越,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