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阅读本文前,请您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收到更多精彩的文章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您的支持将是我最大的动力。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周杰伦这首《青花瓷》,因其唯美动听,一度传唱大江南北,很多人都说,歌词里嵌满了东方瓷之意蕴。
天下名瓷,汝窑为魁。被评为“五大名瓷之首”的汝窑瓷,其釉色多以天青色为主。但什么样的颜色才有资格被称作“天之青色”呢?是增一抹蟹青,是添一丝淡墨,抑或是掺入些靛蓝?
据说,在800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宋徽宗曾经做了一个意境悠远的梦。他梦到大雨过后,远处的天空呈现出一种别于以往的青色,格外令人着迷。
醒来后,宋徽宗便将梦里这种令人沉醉的颜色命名为天青色,并传旨给烧瓷工匠:“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雨过天青”的颜色,不知难倒了多少工匠,他们不惜工本,选用最珍贵的玛瑙石入釉,只为使汝瓷能呈现出汁如堆脂、面若美玉、莹润纯净、素雅高贵的皇家之气。
只不过,着色如雨过天青,又谈何容易呢?传说中,只有当瓷器出窑的一瞬间,正碰上阴雨绵绵的湿润天气,瓷器上淡如雨雾般的颜色才会渐渐晕开,成为一种绝妙的青色。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无论是天青色的梦境,还是天青色的历史,其中都凝聚着万千诗意,绚丽着湖山花树,给人间留下了一抹明艳的色彩。自古至今,绝色如初。
其实,天青色只是传统色彩大家庭中的一员,中国传统色彩一向以婉妙、雅致、鲜妍而著称,类似“天青色”这样,难以用笔墨形容的色彩,简直数不胜数,就像陈丹青所说的那样:“最美的色彩,是文字无法形容的。”
中国传统色彩究竟有多少种?恐怕世间没人能数的清,根据文化学者郭浩和故宫文创设计师李健明的考证,光是一座故宫,就拥有384种千姿百媚的颜色。例如:
妃红、苍青、酡颜、月白、窃蓝、青黛、盈盈、帝释青、朱颜酡、琅玕紫、十样锦、远山如黛、青梅煮酒、桥下春波……
玉色有“明月珰”“鸣珂”“佩玖”,酒色有“酂白”“春碧”“翠涛”,色白色青,莹润风雅;服饰色有“海天霞”“天水碧”裁作宫人衣装,有“藕丝秋半”染于唐人裙衫……
在这些古老唯美的颜色背后,蕴藏着流传了千年的东方审美和古老智慧。这些中国传统色,既是中国人定义颜色的方式,更是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方式。
然而,中国传统色散漫难寻,仅可在史籍、诗词、佛典、医书中窥得片语,其色谱更无系统传承。长此以往,传统色之美将逐渐遗失在故纸碑刻之中。
为了抢救这些最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色彩,并将其绝美曼妙呈现给世人,郭浩和李健明查找了近400部色彩相关文献,从中考据出384种中国传统色名。
他们还根据24节气和72物候,从几十万件故宫文物中,选取了最应时应节的96件文物,并从中提取出传统色彩,让色名与色值两相对应,互为考证,最终才完成这本以时间为轴,以文物为依托,展现中国传统色色彩体系的著作——《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
要说中国传统色,首先要说五正色。
何为五正色?《周礼》有云:“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在这段文字中,除了代表上天、地位高于其余色彩的苍色,其余的黄、青、赤(红)、白、玄(黑)便是五正色。其中,青圭象征春天破土的尖尖,赤璋象征夏天过半的生命,白琥象征秋天的杀气,玄璜象征冬天的空旷,黄琮象征滋生万物的大地。
由此可见,传统色彩于中国文化来说,已不仅仅是色彩那么简单了,它是我们想象文明的另一种语言,蕴含的是中国最朴素的世界观。一切色彩皆生于五色,正如一切混沌的世界皆生于燎原、夕沙、玉山、明月、夜半之上。
更有趣的是,我们熟知的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是古人对时间交替的诗意感知,而中国传统色也能与这些节气、物候紧密联系在一起,每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节令,都能与几种古色古香的颜色相对应,足显其相得益彰。
整本《中国传统色》便以此为序,按季节与物候呈现颜色。先是把该季节相关的颜色有个总括式介绍。再针对每个物候,解读其“起承转合”四色,让读者在四时流转中感知颜色与美。
而且在解读这些来自故宫的传统色时,两位作者还匠心独运,从故宫的几十万件藏品中,精心挑选出与颜色、节气相对应的文物——当古色与器物结合时,它们就不再虚无缥缈,与我们不再有隔阂,美得更直观,美得更亲切!
就拿二十四节气之始的立春来说吧。我们知道,立春有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其中,“东风解冻”这一物候对应的故宫文物是清代乾隆年间的“绿色描金松竹梅纹粉蜡笺”,至于“起承转合”四种颜色,分别对应于天缥、沧浪、苍筤、缥碧。
起于“天缥”,近于那个等烟雨的天青色,因漂洗色淡而生缥,缥是很重要的基本色,晴空的天色就叫天缥;
承之“沧浪”,说的是我心悠悠。不信你在春日时节,去苏州吃一碗好面,再去沧浪亭把脚浸到水中试试;
转而“苍筤”,筤是竹子的意思,再没有比“竹初生”更能代表春天的了,春生之美,尽在此色;
合乎“缥碧”,缥碧是大色,因其贵气,或出现在宫苑的瓦上,或出现在江河的水里,或出现在贵人的杯中,当然,最经典的还是李后主的那句诗“缥色玉柔擎,醅浮盏面清”。一位美丽的宫人以素白玉手端起的颜色,给了我们一眼千年的想象……
再如,同属春季的雨水节气,其对应的故宫文物是一件芙蓉石洗,而“起承转合”的四种颜色分别是盈盈、水红、苏梅和紫茎屏风。
起于“盈盈”,一片桃花映水,辛弃疾说姑娘“笑语盈盈暗香去”,也是上元节会情郎的桃花运使然;
承之“水红”,花映水红,颜色的具象和雨水的节气完美搭配,水为财,红为发;
转而“苏梅”,东坡心中的梅花色,他亲自解读为“小红桃杏色”,美人微醉,诗兴大发,良辰美景;
合乎“紫茎屏风”,张翰因为思念紫色根茎、紫色叶背的莼菜羹,官都不做了,这个颜色或许就是人生的“小确幸”。
青黛、春辰、苍葭、碧落、山岚、檀唇、溶溶月、朱颜酡、石榴裙、东方既白、苍烟落照……如果你回到几百年前就会发现,这些如今听来充满诗意、美不胜收的色彩,一直是祖先们的生活良伴。
古人吃的、用的、摆的,无一不是大美中华色,中国人的风雅气质,正是在这些浪漫色彩的陪伴下慢慢形成的。
就拿《红楼梦》来说吧,里面写林黛玉的衣品,是“月白绣花小毛皮袄,杨妃色绣花锦裙”,写潇湘馆,是“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写姑娘们的穿着打扮,是腰系“豆绿宫绦”,身穿“缕金百蝶穿花大红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字一句,都是对中国传统色彩美学的最好描述和见证。
可以说,这本《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是一部凝聚了古人智慧与审美的传统色图书。节气与物候具象为文物,物候轮替,色彩转换,在器物与文明的不灭记忆中,重寻祖先对色彩的精微感受。这也正是两位作者编著此书的目的:
传统色彩的美,要走进生活中,让每个中国人都能够得到、摸得着!
随书还赠送一套古色古香的“二十四节气色”色卡,方便随身携带。无论是设计师、绘图师、服装搭配师、摄影师等视觉工作者,还是对色彩表达感兴趣的人,都可以从这本书中轻松获得同款颜色,学习配色、收获灵感、尽情发挥。
原价168元的《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精装版)
头条小店特惠价118元
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
24节气·72物候·96件手绘故宫文物·384种中国传统色·古典中国的文化深蕴与审美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