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王清和
唐代是诗的帝国,存世的诗词约有五万馀首。《全唐诗》中,“雨”字展示6500馀次,与雨相关的诗篇过千,妙句难以尽数。如“渭城朝雨浥轻尘”(王维《渭城曲》)、“东边日出西边雨”(刘禹锡《竹枝词》)、“梅雨里一中国人民银行”(白居易《浪淘》)、“斜风小雨不须归”(张志和《渔父歌》)、“寒雨连江夜入吴”(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等。
但以次三首无疑是最驰名的“雨诗”,并且,都是“夜雨”!
一、最绸缪的“巴山夜雨”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场所:巴山;时节:秋天;功夫:更阑……
雨连接,不知下了多久啊,水池都涨满溢出。
窗内,烛影荧煌,一个独立的人影俯身书案,给远在朔方的伙伴寄信,也有人说,是寄给“浑家”的。
寄给谁并不要害,千世纪来震动精神、激励共识的是那份绸缪的情义(恋情)。
李商隐的诗,向以典多辞丽、矇眬朦胧名世,这首诗却无典淳厚、痛快明显,没有化装的陈迹。
起句“君问归期未有期”高耸而来,似乎闲坐枯燥的旅人遽然收到伙伴信函,有如伙伴闲坐谈天,听到伙伴的咨询,信口开河。
作家的笔又遽然止住,眼光移到窗外,雨声中犹如看到水池水满……“巴山”、“夜雨”、“秋池”,凭个“涨”字,空间、功夫浑然融为一体,动静震动。是景,亦是情,明是景,隐是情——涨满水池的明显是情绪的波澜。
这首诗,空间上是来往比较(巴山夜雨——回抵家乡——回顾巴山夜雨);功夫上是回环比较(今夜——将来——今夜)。时间和空间腾挪变换,思路奔驰,情义绸缪……
这是一场惦记雨、恋情雨,充溢于巴山蜀水的夜空,在功夫的地道里绸缪无穷……
二、最精致的“春夜甘雨”李白:《春夜甘雨》
好雨知季节,当春乃爆发。
随风潜黄昏,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场雨也是落在巴蜀地面。但与李商隐的那场揪民心肺的秋雨截然差异:这是一场春雨,令人喜悦的“好雨”!
李白终身流离失所,暮年在成都浣花溪畔有了本人的草堂,过了几年罕见的宁静光阴。“舍南舍北皆绿水,但见群鸥日日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即是他暂时的场合。
春雨潮湿地面,万物苏醒,“万紫千红开遍”(汤显祖《国花亭·惊梦》。初春季节令人赏心悦目,韩愈曾感触赋之:“天街细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长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初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春雨老是濛濛,温和委婉如烟,不像夏雨喧闹,秋雨凄清。在同样作于草堂的另一首诗中,李白已经用“小雨鱼儿出,和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精致刻画鱼和燕子在春日傍晚的和风小雨中的动静。韦应物的诗句“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遁世》)则是“随风潜黄昏,润物细无声”另一种表白。
成都地域春雨的特性是在夜里下,所以“野径云俱黑”,更显得“江船火独明”,并且雨一到早晨就停了,以是“红湿”,以是“花重”。
随风潜黄昏,润物细无声——更是一种人生作风,处事之道。
三、家喻户晓的“夜来雨”孟浩然:《春晓》
春眠不觉晓,到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几何。
华夏人自小就会背、也终身不忘的古诗中,此首一致稳居前三。
墨客曾应考未举,平民终生。在遁世鹿门山(湖北省襄阳)的一个春日凌晨,写下此诗。
五言绝句像是短篇演义,要在有限的二十个字里,抓住片断、刹时来刻划,来不迭不慌不忙的繁殖铺垫。
整首诗,如行云清流,天然又富韵致,长远深沉,独臻妙境。
前两句是眼远景,在床上尚未发迹,却仍旧从鸟鸣而设想“到处”有夙起的鸟,并引出第三句以回顾昨夜的“风雨声”,直至再次设想户外的到处落花,惜春之情绸缪。
同为春色名篇,本诗是诉诸于视觉,衬托春天的凌晨;“一枝不安于室来”,则是诉诸于视觉。二诗有殊途同归之妙。
传闻,孟浩然已经有时机和玄宗天子会见,令诵所作,乃诵:“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鄙人明主弃,多病故旧疏。鹤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帝曰:“卿不求朕,朕岂弃卿?何不云:气蒸云梦泽,振动岳阳城。”因是故弃,放归襄阳。
此事变被称为“转喉触讳”的典范,引荐者是谁?汗青上有四种:王维、李白、李元绂、张说。
看来虽遭天子厌弃,但他却到获得诸多诗界大咖的敬仰。
李白充溢基情地说:“吾爱孟役夫,风致风骚世界闻。……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
李白对孟浩然更是赞美有加:“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十二首·其六》)
孟浩然以五言诗最好,“世界称其尽美。”(王士源《孟浩然集序》)这首深得大天然真趣的《春晓》,便是例证。
【作家简介】王清和,北京人。除汗青论著、译著外,公布洪量诗、韵文、短文、指摘等,曾在多家报章杂志有专栏。
引荐:
大西军虎将刘文秀何以又成了南明蜀王?他是如何死的?
趣谈唐朝民心中的“深夜”
王之涣丢了官,却把蒸蒸日上的盛唐赞美得熠熠生辉?
小编提醒:即使您爱好这篇作品,敬请转发和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