殳 [shū]
形声字,甲骨文像手持长柄圆头的器物在捶打着什么,钟鼎文变异得仍旧不太形声了。
《說文解字·部》殳:以杖殊人也。《禮》:殳以積竹(以二片竹青合成),八觚(棱),長丈二尺,建於兵車,車旅賁(勇)以先驅。从又几聲。
段玉裁注:《釋名》:殳,殊也。......殳、殊同音,故謂之殳。
「殳」是传统一种用竹、木制成的长武器,其非金属头部有棱无刃,可用来扭打和直刺。「殳」的读音即根源于「殊」。
《周禮·冬官考工記》:殳長尋有四尺,車戟常,酋矛常有四尺,夷矛三尋。传统的长度单元,「寻」为八尺,「常」为二寻。故殳长一丈二尺,戟长一丈六尺,酋矛长二丈,夷矛长二丈四。
文件选读
“《詩經·衞風·伯兮》:伯(州長)也執殳,爲王前驅。”戈、戟、矛、殳,都是插在兵车上的长武器。骑马行军时,等第较低的官员走在前方动作前卫。
以“殳”作偏旁的字
从「殳」的领会字:杸,掷击用的武器;投,抛掷;役,边防;段,在崖壁下捶击石块;殷,乐舞之盛;般,良心是回旋;设,安排。以「殳」作意符的形声字:殺[杀],屠戮。殴,捶击。殹,嗟叹声。殿,宏大的厅堂。毅,坚忍坚忍。毁,瓦器破坏。殼[壳,qiào],从上往下扭打。以「殳」出声符的形声字:股,大腿。穀[谷],食粮。骰,骰子,玩耍东西。没,繁体字写稿「沒」,并不是以殳
偏旁。殁,是「沒」的异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