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介绍,3月1日—4月11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325303例,波及30个省(区、市),随着各地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落地,新发生疫情的地区能够快速有效处置,未形成新的规模性疫情。
上海市连续8天报告新增感染者超1万例
河北、江苏、安徽、广东、福建、浙江、山东等省疫情总体可控。吉林省疫情总体呈下降态势,已连续3天新增感染者降至千例以下,但仍在高位;长春市每日新增感染者人数下降,但管控区内社区传播未完全阻断,仍需继续加强管控区内各项防控工作。上海市连续8天报告新增感染者数超过1万例,疫情处于快速上升期,社区传播尚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且外溢多省多市,预计未来几日新增感染者人数仍将处于高位。
国家卫健委:以快制快尽快阻断社会面传播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在发布会上表示,当前,疫情仍在高位运行,波及范围进一步扩大,防控正处于关键紧要时期。要继续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坚定信心,更加坚决果断,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环节。
米锋表示,要以快制快,加快核酸检测、方舱医院建设、感染者收治,尽快阻断社会面传播。要强化风险管控,快速筛查,找出潜在传染源,及时转运隔离。要切实保障好群众基本生活和就医购药需求,积极帮助排忧解难。
要始终做好个人防护,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特别是加快推进老年人接种。
米锋表示,截至4月11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3亿32.8万剂次,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为12亿4492.3万人。
米锋还介绍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截至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已从全国16个省份调派医务人员4万余名和每日238万管核酸检测的能力支援上海,和上海的医务人员一起开展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和核酸检测等工作。
吴尊友:“动态清零”是现阶段最佳选择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有的人认为我们其实可以在“清零”和“躺平”之间,选择第三条道路,也就是允许病毒在低水平流行,这种看法有没有它的可行性?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回应,在新冠的防控策略方面,我们一直在探索,并根据防控工作进展以及我们对新冠的更新认识,不断完善我们的防控策略。当新冠首次在武汉袭击的时候,发生流行的时候,我们根据既往特别是对非典的防控经验,以及对急性呼吸道传播流行规律和防控的策略,采取了以物理隔离方式为主的防控措施,最后成功控制了疫情。在国内基本上消灭了新冠疫情,后来的疫情基本都是从境外输入病例引发的输入性的聚集性疫情。每发生一起,我们用类似的方式就控制一起,消灭一起,应该说我们防控策略的应用还是非常成功的,这个防控策略概括起来就叫“动态清零”。
吴尊友表示,“动态清零”最大的目的主要就是最大限度的尽一切可能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应该都希望通过有效的防控措施落实,及时的控制疫情,减少疫情对于人们生命健康的威胁。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主要通过物理隔离的方式,这些措施包括限制人员的流动,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手卫生、通风等措施的落实,这些措施的落实需要强有力的协调,而且全国一盘棋,同时需要老百姓的配合支持。很多国家实行这样一个以物理隔离为综合的方式非常困难,其他国家基本做不到,或者长期坚持非常困难。随着疫苗研制成功,而且疫苗大规模广泛接种,使得人群提高了新冠一定的保护力,疫苗在预防感染、预防重症,减少死亡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吴尊友认为,“躺平”实际上其他国家无奈的一种选择,它经过多种尝试以后,寻找不到一种理想的控制新冠策略,于是干脆“躺平”。所谓的“躺平”,是在我们加强疫苗接种以外,其他的防控措施干脆不做了,有些国家“躺平”以后发现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大幅度的上升,它又往回缩了缩,把其他的防控措施加上去了。我国两年的措施证明“动态清零”符合中国的实际,而且是现阶段我国及时控制新冠疫情的一个最佳选择。
奥密克戎“物传人”的概率有多大?
吴尊友表示,一般来说,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近距离飞沫造成传播,也可以通过手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在手没有进行消毒处理或者清洗的情况下又接触到了口、鼻、眼等黏膜部位,这个时候就容易造成感染。因此,把手卫生作为新冠防控的一个主要的措施,主要是由于奥密克戎既具有表现为下呼吸道的感染,又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有一个典型的特征是什么呢?就是潜伏期短,传播快,而且对周围环境的物体表面污染比较大。
吴尊友进一步表示,新冠病毒在物体表面存活的时间长短取决于一个是污染的量的大小,还有就是环境当中的温度、湿度、光照和紫外线的情况,一般来说物体表面污染造成人感染的风险是比较小的,但是如果反复多次的接触,又不注意手卫生,又不注意个人防护,它的风险就会明显加大,所以我们对从事涉外的冷链以及涉外货运人员进行定期的检测,以便及时发现感染者。
没有发现飞絮可以吸附新冠病毒
吴尊友表示,在过去两年多的研究当中,没有发现飞絮可以吸附病毒,另外一方面,目前为止没有关于飞絮造成感染的报道。新冠病毒一般不会以游离病毒方式直接从一个感染者传染给健康人,新冠病毒通常以飞沫作为载体,吸附在微小的飞沫颗粒表面,患者通过咳嗽、打喷嚏飞沫排出,病毒吸附在颗粒上随着飞沫排出。飞沫一般比较小,在1-5μm,传播的距离应该在1-2米,当健康人吸入了被病毒吸附的飞沫颗粒的时候,就被感染了。
无症状感染者能否居家隔离?
吴尊友表示,有一部分无症状感染者是确诊病例的潜伏期,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是存在风险的。居家隔离风险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可能继续把疫情传播扩散,二是对他本人来说如果不能及时发现他的病情进展,有可能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可能发展成重症甚至对生命构成威胁。
集中隔离观察的感染者不会出现交叉传播造成扩散,无症状和轻症隔离期间可以接受治疗,一方面提高免疫力,另一方面防止这些无症状轻症演变成重症或者危重症。
吴尊友表示,由于在集中隔离观察,如果病人出现了向重症发展的时候,及时能够发现,及时能够转诊,所以如果出现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要尽可能的把这些人集中到定点的隔离点去隔离观察。
感染过德尔塔或者奥密克戎,会不会有再次感染的可能?
吴尊友在发布会上表示,如果一个人自然感染了新冠病毒以后能够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是这种免疫力不足以预防再次感染,而且这个免疫力的持续时间不是很长。如果一个人感染过德尔塔毒株或奥密克戎毒株,在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遇到了一个感染者还是有可能再次被感染,研究发现一个人感染德尔塔毒株以后,再次感染风险比奥密克戎的要低,就是奥密克戎感染以后再感染的风险比感染了德尔塔毒株以后再感染德尔塔毒株的风险要高。
吴尊友指出,新冠病毒的变异一直在持续发生,无论是病毒变成新的毒株,还是两种病毒在身体里重组成新的病毒变异,无论怎么变,都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应对反复无常的病毒变异现象,减少个人感染的风险。
综合央视新闻、第一财经日报等
来源: 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