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演义小说,以《三国演义》为翘楚,隋唐、封神次之。黄易能在本来已经丰富的隋唐演义的背景下面增加数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并且将他们的成长经历和历史有机的结合起来,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黄易只需三部书,足可以排在金古之后,温梁之前,短篇《破碎虚空》、中篇《寻秦记》、长篇《大唐双龙传》。若单以对国内网文的影响力而言,黄易甚至可以说远在金庸古龙之上。
坦率说,金庸的短篇和古龙的中前期很多作品,很多拿出来都不如黄易小说的整体水准,《大唐双龙传》扔在这里,除了金庸古龙寥寥几部巅峰作品,数十年来,你能从华语通俗小说里给我找出一两本能与之媲美的么?
当你看惯了金庸小说里,大部分人都是重情义的江湖好汉,反面角色非常典型的这种套路之后,再看黄易这种“不讲善恶,只谈利益和立场”的人物塑造,会觉得很新鲜。
同时,武功体系和哲学体系融合,战斗力和思想境界相关联的设定,也能充分发挥“我思故我在”的唯心主义体系优势,让读者觉得倍儿爽。
《寻秦记》被认为是历史穿越小说的鼻祖,里面的项少龙是非常早期的“穿越者”,比那些xx惊心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黄易的真实,在于武功体系的阐述真实。他并非像古龙一样,要么天赋异禀,要么只有“快、准、狠”三个字来形容。有点像金庸,有武功体系,但是最关键的是,顶尖高手的武功,是跟自己的哲学境界挂钩的。比的是武功,拼的,其实是人生。
他亦是在网上成名的“新一代”,今天的网络大神,很多都从模仿黄易起步。不论是设定还是套路、梗,都从先生这里汲取颇多。
古龙的书就像熔炼合金一样,所有的感情,环境,词汇,想象全都混合在一起融合成单一的色泽,美好的形态。不用借助环境,风景来让人物生动化,也不把某些忽然的灵感镶嵌在某个剧情中,感觉好像整本书都是一个灵感迸发写成的一样。这是最大的优点,但也是缺点,要是无法感受书中意境,就会觉得他们只是些简单的废话。
古龙的文字特征性很强,即从一个很小的围观细节能短时内发挥成宏观形态的规律和解析。让人好像在听人说一段评书,很有巴蜀一些“龙门阵”式小说的风格。
他写的是最黑暗的武侠,但却总能找到黑暗里的趣味。
然后是金庸的武侠,虽说几乎都看过,但自以为无法评说,黄易的我看的很少。
所以简单说一下两段文字对比。
江湖各派的高手聚在一起,他们本是不团结,互相也有看不顺眼的。但能让这么多人集体沉默,喘气都小心翼翼地侯着的大战,对于令狐冲却完全不同。
简单的描述,环境和人群,剧情上来说,众人的沉默是重点,但最后对令狐冲的描写才是点活这段文字的核心。
令狐冲来到这里,就像在街上买些酒,或是在林子里撒泡尿一样,他并不关心本应该是剧情核心的战斗,而是在想,小师妹怎么样了?
黄易的这段。
浪翻云在这里也是在想女人,不过令狐冲是少年郎对懵懵懂懂的暧昧对象的想念,而浪翻云则是对亡妻的深刻思念。
这里的月亮,高山,还有仰望着他的人都是为他一个人服务,好像这个时间段整个世界都围绕着他,陪他思及往事,又陪他破碎虚空。
都是灵感迸发,金庸显然更喜欢原原本本,而黄易更喜欢锦上添花。
在无数武林人组成的古朴罗盘上,偏偏落了一朵令狐冲这样洁白的雪花,他溶不进去,也跳不出来,他好像是这个罗盘的旁观者,但他又确确实实就是这块罗盘的关键点。
浪翻云像是一块磁铁,他吸引着一个个景物甚至人围绕着他,融入到他,然后与他成为一物,这些被引来的东西围绕他变得更加华丽。
最后,同样是一块蛋糕,金庸喜欢横切,直击要点,同时不忘装饰,蛋糕每一层的惊艳都很短,但却接连不断地在改变风味。
而古龙,则是把蛋糕一起放进榨汁机,然后一口口喂给你,你若能接受,那就是什么都有的完美味道,你若是不接受,那再怎么喝,也喝不出个所以然。
黄易喜欢竖切,一刀下去,所有的美好全部汇聚在切面,转折少,但也并不必要,因为这个切面已经很美妙了。
大唐双龙入海,覆雨翻云不再,破碎虚空永哀。
有人说金庸超一流文笔,一流故事;古龙一流文笔,一流故事;黄易二流文笔,超一流故事。只有黄易是超一流故事,我想应该没有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