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很多人都记得《神奇动物在哪里:格林德沃之罪》中纽特对蒂娜的赞美:“她的眼睛就像火蜥蜴一样迷人”。这究竟是不是一句合格的告白可能观点因人而异,不过不可否认的是,火蜥蜴在欧洲古代历史中,确实是大放异彩,耀眼夺目的动物明星。在不同的古代博物学家的笔下,火蜥蜴的形象也经历了巨大改变,有时是灵动神秘的火精灵,有时又化身纵火屠杀的恐怖怪物。
火蜥蜴的神秘传说从其名字火蜥蜴/沙罗曼蛇/沙罗曼达(Salamander)可以看出,该传说的根源在于某种蜥蜴型的动物。它通常被描述为具有两栖爬行动物的众多典型特征,如有鳞片,有分泌物等。火蜥蜴代表了古代及中世纪欧洲对于两栖爬行动物与虫类,鸟类等动物行为与特征的夸张与想象。在传说中,火蜥蜴无外乎具有一些典型特征,“能穿越火焰的蠕虫”、“焰中之鸟”、“食火的有鳞蜥蜴”等。基于博物学和炼金术等原始科学哲学的发展,火蜥蜴的传说形象一并演化,最终趋向于一种在火中生存,能够克服火焰的伤害并产生毒性的动物,在西方,火蜥蜴与火龙或许也经历了一段同时期的趋同润饰,使其更加带有神话色彩。
这幅十六世纪的木刻被M‧P‧霍尔(M.P. Hall) 指为沙罗曼达
位于阿宰勒里多(Azay-le-Rideau)的沙罗曼达雕像,其上有弗朗索瓦一世的格言 Nutrisco et extinguo
现存早期关于火蜥蜴的描述可见于古希腊罗马时期,老普林尼和亚里士多德在进行博物志的编篡中,都分别对火蜥蜴进行了描述。普林尼在《自然史》(Natural History)中曾记录该生物
“是一种类似于蜥蜴的生物,全身上下都像星星一样(的斑点)。除了下大雨以外,火蜥蜴决不会出来,并且在天气转晴后消失。”……“火蜥蜴能够用身体的冷去灭火。”……“火蜥蜴具有极强的毒性”。
亚里士多德也曾记载过沙罗曼达在火中的生存依赖于身体的冷。同时期也有夸张的说法认为,火蜥蜴在果树周围游逛就足以使果子具有对人的毒性。
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在《自然史》(Natural History)第十册第86章中对火蜥蜴特点的记载
中世纪的欧洲丰富了火蜥蜴的生态特性。有说法称在火中,火蜥蜴能够分泌白色的黏液抵抗火焰的灼烧。火蜥蜴生存在枯枝中,或诞生在燃烧的木柴中,它们会在火焰中跳舞,或从木炭中一跃而出。法国人类学家康拉德•利克斯森里斯(Conrad Lycosthenes)将沙罗曼达salamandrae、龙dracones/serpentes和翼蜥basilisci视作关联的爬行类生物(reptilia)。塔木德中也声称沙罗曼达是火的产物,其血液使人不怕火烧,穆罕默德声称沙罗曼达是“厄运的制造者”,后世的帕拉赛尔斯提出沙罗曼达是火之精灵说。在传说的层层粉饰(抹黑)下,火蜥蜴逐渐成为巫术与炼金术的常用材料,代表着火的产物和御火的能力。
火蜥蜴的真身:欧洲火蝾螈抛开传说,从英文名字就可以简单看出,火蜥蜴和蝾螈共享同一名称。也不难追溯火蜥蜴其实就是欧洲地区的火蝾螈(Salamandra salamandra)的夸张描绘。火蝾螈是一种小体型有尾目蝾螈科真螈属动物,体色黑色带有黄色、橙色或红色的斑点或斑纹,有时也有全黑色甚至全黄色的野生型。火蝾螈分布在南欧和中欧海拔400至1000米的山区落叶林中。它们通常整日躲在枯叶或树枝下,夜晚或雨天时出来觅食。火蝾螈的食性广泛,多取食昆虫、蜘蛛和雨后钻出泥土的蚯蚓和蛞蝓。有时也会捕猎小型的青蛙及其他蝾螈。
火蝾螈(Salamandra salamandra)皮肤上的的黄色斑点
火蝾螈多生活在南欧及中欧落叶林的枯枝败叶下
蝾螈科的分布区域
火蝾螈的雌雄个体形态接近。但在繁殖期雄性的生殖腺会涨大。繁殖期的雄性会堵住雌性火蝾螈的路,用下颚摩擦雌蝾螈的身体以示爱意。交配完成后,雄性会在地上留下精囊。雌性将泄殖腔接触精囊吸取精子完成受精,假以时日便把幼体排到水中。有时一些幼体也会在雌性体内发育至亚成体才被生出。
火蝾螈演化出了强大的防御机能。在遇到危险时,火蝾螈可以释放一种神经毒素:蝾螈碱。蝾螈碱的分泌腺多分布在头部和背部皮肤表面,且一般腺体位于体表的斑纹位置。蝾螈碱可以有效抵抗细菌和真菌的侵害,而且对人类也有极强的毒理作用。蝾螈碱可以造成人类严重的肌肉痉挛,高血压和换气过度,如果不慎进入眼睛还可能造成失明。这可能也是火蝾螈在传说中如此强大的原因之一。
火蝾螈会分泌蝾螈碱,造成人体不良反应
蝾螈碱的化学结构
火蝾螈作为两栖类有尾目的一种,虽然没有传说中的蜥蜴鳞片,也不能在火中生存。但其黑黄分明的鲜艳体色,释放有毒生物碱的防御措施和栖居在树枝中,燃烧木柴的时候会躲避火焰而逃出的特性,都认证其为传说里火蜥蜴的原型。正因如此,在推行现代生物命名规则的时候,也将火蜥蜴沙罗曼达的鼎鼎大名赋予火蝾螈作为种属名。火蝾螈也被许多人认为是世界上最美艳的蝾螈,相信对于许多喜爱两栖爬行动物的人,也都期许被赞美为拥有火蝾螈般的双眸。